高考语文必考成语大全 语文高考成语词汇大全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高考中的常考成语有哪些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高考常考成语有六类: 高考语文必考成语大全 语文

高考中的常考成语有哪些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高考常考成语有六类:

高考语文必考成语大全 语文高考成语词汇大全高考语文必考成语大全 语文高考成语词汇大全


高考语文必考成语大全 语文高考成语词汇大全


1、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举例如下:

(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2、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举例如下:

(1).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3).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高妙、和谐。

3、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举例如下:

(1).翻云覆雨:〈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2).无所不为:〈贬〉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3)闻过则喜:〈褒〉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4、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举例如下:

(1).(迅速)立竿见影

(2).(说得)闪烁其词

(3).(自然地)水到渠成

(括号内的词句多余)

5、容易谦敬错位的成语,举例如下:

(1).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2).信笔涂鸦:形容书写拙劣或胡乱写作。常用作自谦之辞。

6、易混淆近义成语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辨析,举例如下:

(1).①八面玲珑②面面俱到

同: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

异:①多含贬义,偏重处事手腕圆滑;②中性词,偏重应付得十分周到

(2).①不翼而飞②不胫而走

异:①通常指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播迅速;②多指消息传得快

(3).①浮光掠影②走马观花

同:表示印象不深

异:①比喻事物留下的印象不深;②多指观察事物不仔细

高考必考成语800个及解释,高考必备成语(含解释的)、词语(含读音)

②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提起高考必考成语800个及解释,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高考必备成语(含解释的)、词语(含读音),另外,还有人想问高考常考的成语汇总,带成语解释。,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高考常考成语及其释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高考必备成语(含解释的)、词语(含读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高考必考成语800个及解释

1、高考必考成语个及解释:高考必备成语(含解释的)、词语(含读音)

买本语文基础知识学学吧

2、高考必考成语个及解释:高考常考的成语汇总,带成语解释。

3、高考必考成语个及解释:高考常考成语及其释义

这里是十几年全国各地考过的成语,很多你肯定不认识

:别具一格: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高考高频成语及其释义。

匠心独运: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独树一帜:树:立;帜:。单独树起一面。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想入非非:非非:原为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高中生必备3500个常用成语。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莘莘学子:众多学子。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高中生必背成语1000个。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高考高频率成语及解释。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高考必考成语解释大全。

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骇人听闻: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3000个成语带拼音大全。

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高考成语500个。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非常多。

尽致::形容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高中成语大全及解释6000个。

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悔改。成语积累及解释高中500个。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高考常考成语及其释义

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5000个成语及解释。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高考易混成语100对。

有口皆碑: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四字成语大全6000个及解释简单。

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高考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2021高中必背成语积累及解释。

这里是十几年全国各地考过的成语,很多你肯定不认识

以上就是与高考必备成语(含解释的)、词语(含读音)相关内容,是关于高考必备成语(含解释的)、词语(含读音)的分享。看完高考必考成语800个及解释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中最常考的且最易混淆的成语

略见一斑(般)

[顶]高考语文中最常考的且最易混淆的成语集释

成语是每年高考(q吧)的常考内容,高考考纲对这一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这其中包括一些常用的成语字形及其字义。虽然高考对这一项的要求都是“常用”和“常见”的,但并不因为其“常”,考生答题时就不会出错,一些常见的成语,对其中某一个字的写法常似是而非。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特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收集了一些出现率较高的、常考的、常错的、易混的成语,以帮助同学们有效的备考。(注:括号内是错误的字,与括号外的很相似,也极易混,同学们请看仔细,注意别。)

和蔼(霭)可亲唉(哀)声叹气

安(按)装机器黯(暗)然销魂

佶屈聱(骛)牙飞扬跋(拔)扈

纵横捭(俾)阖甘拜(败)下风

班(搬)门弄斧

斑(班)驳陆离安邦(帮)定国

自暴(曝)自弃英雄辈(倍)出

并行不悖(背)

民生凋敝(蔽)

遮天蔽(避)日完璧(壁)归赵

金碧(璧)辉煌锋芒毕(必)露

比比(彼)皆是奴颜婢(卑)膝

蓬荜(壁)生辉明辨(辩)是非

残编(篇)断简针砭(贬)时弊

按部(步)就班相辅相成(承)

一张一弛(驰)

惨(残)无人道

明察(查)秋毫为虎作伥(帐)

扬长(常)而去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老生常(长)谈

天崩地坼(折)

诚(城)惶诚恐

称(趁)心如意良辰(晨)美景

瞠(嗔)目结舌故作矜持(恃)

人所不齿(耻)

嗤(斥)之以鼻

一筹(愁)莫展觥筹(畴)交错

忧心忡忡(重)

充(冲)耳不闻

相形见绌(拙)

椎(捶)心泣血

川(穿)流不息别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义不容辞(词)

含糊其辞(词)

闪烁其辞(词)

隐约其辞(词)

出类拔萃(粹)

强词(辞)夺理信口雌(词)黄

不知所措(错)

鞠躬尽瘁(粹)

披星戴(带)月感恩戴(载)德

严惩不贷(待)

以逸待(代)劳

责无旁贷(代)

殚(惮)精竭虑

肆无忌惮(殚)

虎视眈眈(耽)

腾挪跌宕(荡)

投机倒(捣)把

循规蹈(韬)矩中流砥(抵)柱

一语破的(地)

喋喋(谍)不休

叠(迭)床架屋玷(沾)污清白

掉(调)以轻心瘦骨伶仃(丁)

连篇累牍(椟)

咄咄(拙)逼人

高考必考成语有哪些?

(3).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具体的已经记不起来了。抱歉。不过介绍给你个地方,每册语文课本面不是有些纠正读音等等的东西吗?里面的成句大本成都是高考选用的。

祝你接下来的高考顺利41.当务之急: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哦。

高考语文常见的66个易错成语

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易“褒贬颠倒”的成语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同:比喻流传迅速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26.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27.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易“语境不合”的成语

28.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

29.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就不能用。

31.名不虚传:名指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32.耳濡目染: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33.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易“语境重复”的成语

34.刻骨铭心:比喻感受深刻,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35.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36.难言之隐: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7.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38.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39.如芒在(刺)背: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40.遍体鳞伤: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43.津津乐道:指饶有兴趣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45.责无旁贷:自身负有的,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

46.生灵涂炭:指老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生灵涂炭”。

47.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的生活安居乐业”。

48.见(贻)笑大方: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49.自惭形秽: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50.莘莘学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51.扪心自问: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地自责”。

52.真知灼见: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53.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不能用作“满腹经纶的学问”。

54.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55.妄自菲薄: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56.不虞之誉: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57.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58.无地自容:指十分害羞,不可用作“羞得无地自容”。

59.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60.任重道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

61.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

62.芸芸众生: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63.耿耿于怀: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64.感激涕零: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

65.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楚分明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66.眼花缭乱:形容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高考加油哦!

高考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44.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二)、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的解释 [idiom;set phrase] 汉语词汇 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 著作 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 意义 之中, 不是 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 任意 变 动词 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详细解释 (1).习用的 古语 。 元 刘祁 《归潜志》 卷 十二 :“ 古文 不宜 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 自强 ;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 :“不节烈( 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 ?” (2).指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大多由四字组成。 清 任泰学 《质疑·经义》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 赵树理 《金字》 :“我想了一阵,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 有口皆碑 ’四个大字。” 词语分解 成的解释 成 é 做好,做完: 成功 。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 仁德 )。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发展到 一定 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自学 成才 。 蔚然 成风。 变为:长成。变成。 语的解释 语 (语) ǔ 话:语言。汉语。 英语 。语录。语汇。 语重心长 。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语 (语) ù 告诉 :不以语人。

高考必考成语

①句中“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故使用错误。②句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的意见或作品很粗浅,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该词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是谦词,只能使用于自己不能使用于别人,故该词用错了。

正确使用熟语

(一)熟语的类型

“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例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不耻下问。

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方。(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5)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生活方面的经验,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

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事实胜于雄辩。(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例如:(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3)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4)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5)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了解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对于解答熟语类题目是有帮助的。下面介绍熟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①小明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②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强人意吗?

“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登载”就错了。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或竹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强人意”,“”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把它理解成了“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熟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①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②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的观点。

①句中“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和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熟语词义很重,用在“”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②句中,“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

以改正的,用在该句语义显得轻,应用“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用于剥削阶级思想的人,语义重,其思想和行为是应该批判的,和该句中的“可耻”相照应。

3.不看对象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如: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②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4.不分范围

①这部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微不至。

②,咱县里一帮官僚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把地方财政弄得一团糟。

①句中“无微不至”只用来形容人,而不能形容“的构思”。②句中的“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一群坏人,不用于一大批坏人,范围小。该句可用“朋比为奸”,它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人。

5.褒贬不当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②少数同学那次上物理课的恶作剧是有口皆碑的事实,全班同学谁能忘呢?

①句中“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是贬义词,这里当作褒义词使用了,故错误。②句中“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是褒义词,用于“恶作剧”不合适。

6.功能混乱

每个熟语由于本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能也不同。如果对熟语的语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遗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如:

①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①句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熟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熟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②句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性的成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

7.谦敬错位

有些熟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熟语是敬词,只能对别人。如果2.不明轻重辨别不准,便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如:

①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蓬荜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这个熟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已。①句却把它用在“您”对方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别人。②句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8.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熟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如:

①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②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②句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9.词意重复

熟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熟语和句子语意的比较,就容易造成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如:

①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②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赵本山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

①句中“难言之隐”就是指难以说出来的苦衷,这样就与旬中的“苦衷”重复了,应将句中的“苦衷”去掉。②句中“忍俊不禁”本身就指忍不住地笑了,与该句中的“笑了”重复。

语文高考的成语归纳

熟语从感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归纳总结

易“对象误用”的成语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26.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27.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易“语境不合”的成语

28.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

29.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就不能用。

31.名不虚传:名指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32.耳濡目染: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33.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易“语境重复”的成语

34.刻骨铭心:比喻感受深刻,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35.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36.难言之隐: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7.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38.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39.如芒在(刺)背: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40.遍体鳞伤: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43.津津乐道:指饶有兴趣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45.责无旁贷:自身负有的,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

46.生灵涂炭:指老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生灵涂炭”。

47.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的生活安居乐业”。

48.见(贻)笑大方: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49.自惭形秽: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50.莘莘学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51.扪心自问: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地自责”。

52.真知灼见: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53.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不能用作“满腹经纶的学问”。

54.众所周知:大家都知42.接踵而至: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55.妄自菲薄: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56.不虞之誉: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57.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58.无地自容:指十分害羞,不可用作“羞得无地自容”。

59.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60.任重道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

61.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

62.芸芸众生: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63.耿耿于怀: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64.感激涕零: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

65.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楚分明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66.眼花缭乱:形容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太多了,建议你去买一本5年高考3年模拟

uu

高考常考的语文成语有哪些

30.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顶]高考语文中最常考的且最易混淆的成语集释成语是每年高考(Q吧)的常考内容,高考考纲对这一项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这其中包括一些常用的成语字形及其字义。虽然高考对这一项的要求都是“常用”和“常见”的,但并不因为其“常”,考生答题时就不会出错,一些常见的成语,对其中某一个字的写法常似是而非。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特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收集了一些出现率较高的、常考的、常错的、易混的成语,以帮助同学们有效的备考。(注:括号内是错误的字,与括号外的很相似,也极易混,同学们请看仔细,注意别。) 和蔼(霭)可亲唉(哀)声叹气 安(按)装机器黯(暗)然销魂 佶屈聱(骛)牙飞扬跋(拔)扈 纵横捭(俾)阖甘拜(败)下风 略见一斑(般) 班(搬)门弄斧 斑(班)驳陆离安邦(帮)定国 自暴(曝)自弃英雄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辈(倍)出 并行不悖(背) 民生凋敝(蔽) 遮天蔽(避)日完璧(壁)归赵 金碧(璧)辉煌锋芒毕(必)露 比比(彼)皆是奴颜婢(卑)膝 蓬荜(壁)生辉明辨(辩)是非 残编(篇)断简针砭(贬)时弊 按部(步)就班相辅相成(承) 一张一弛(驰) 惨(残)无人道 明察(查)秋毫为虎作伥(帐) 扬长(常)而去老生常(长)谈 天崩地坼(折) 诚(城)惶诚恐 称(趁)心如意良辰(晨)美景 瞠(嗔)目结舌故作矜持(恃) 人所不齿(耻) 嗤(斥)之以鼻 一筹(愁)莫展觥筹(畴)交错 忧心忡忡(重) 充(冲)耳不闻 相形见绌(拙) 椎(捶)心泣血 川(穿)流不息别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义不容辞(词) 含糊其辞(词) 闪烁其辞(词) 隐约其辞(词) 出类拔萃(粹) 强词(辞)夺理信口雌(词)黄 不知所措(错) 鞠躬尽瘁(粹) 披星戴(带)月感恩戴(载)德 严惩不贷(待) 以逸待(代)劳 责无旁贷(代) 殚(惮)精竭虑 肆无忌惮(殚) 虎视眈眈(耽) 腾挪跌宕(荡) 投机倒(捣)把 循规蹈(韬)矩中流砥(抵)柱 一语破的(地) 喋喋(谍)不休 叠(迭)床架屋玷(沾)污清白 掉(调)以轻心瘦骨伶仃(丁) 连篇累牍(椟) 咄咄(拙)逼人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