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学校李娟娟老师(荆山公学的老师怎么样)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大家好我是小篇,荆山学校李娟娟老师,关于荆山公学的老师怎么样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小篇,荆山学校李娟娟老师,关于荆山公学的老师怎么样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荆山学校李娟娟老师(荆山公学的老师怎么样)荆山学校李娟娟老师(荆山公学的老师怎么样)


荆山学校李娟娟老师(荆山公学的老师怎么样)


1、在湘乡市虞塘镇赤石学校,罗艳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用古人吟诵诗歌的方式演绎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诗有景更有情;时隔一月再伏案提笔,意欲勾起自己四月探访湖南地区未来教育家的那段回忆,顿时思绪绵绵。

2、江华、湘乡、湘潭、安化……这些地名,因为有了我和下面几位未来教育家项目成员的共同的记忆,而变得不同——在小圩中心小学,李娟娟老师的三年级语文绘本课堂上,一位小男孩站在凳子上展开双臂,用动作回答老师的问题,大胆又自信;在江华县小圩中学,从赞许的口中,我“看”到了课堂有深度、循循善诱的蒋慧敏老师,能够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郑冯老师,以及洞悉学生需求的“心理专家”黎远帆老师;在湘潭县石潭镇古城中学,林思敏老师在磨课间隙,递给我看学生交来的厚厚一沓日记本,字里行间都是个性与信任;这些画面仅来自我的匆匆一瞥。

3、在每所学校停留的短暂时间里,对他们每个人,我都很幸运地了解了更多,包括他们班上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有起有落。

4、我知道,所有这一切,不会定格在这一瞬,他们与学生之间也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会发生,他们自己也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5、回想与这些年轻老师的对话,我发现触动我的,是当我问起某个学生的情况时,他们似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种阐述框架:“这个学生他有这些表现……,我观察/了解过后,发现他其实……,我尝试……”有时候,我听到他们言语中露出毫不掩饰的担忧,有时候是心疼,当然,也有时候是抑制不住的欣喜,特别是当他们提及学生某个温暖闪耀的瞬间时。

6、这些情绪都可总结为真实的人性表现,是敞开心扉,让学生走进来之后,才会有的感受。

7、也正因如此,学生才会如此牵动他们的心罢。

8、只是,每当他们滔滔不绝地说起学生的故事,无论是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课后甚至是与家人的关系,都如数家珍,我心里不由地暗暗惊奇:对学生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观察,构成了他们尝试不同在安化县江南镇完小,刘宇老师在课后耐心地与有教学困惑的同事交流,分享她的心得……教学应对策略的基础。

9、这让我反思:我可能在看到某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后,耳目一新,立刻给老师们,期待能对他们有帮助;不过,我又怎么会知道身处不同教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挑战的老师的需求呢?我不是教师,虽然有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交流的经历,但毕竟我没有像这些未来教育家那样,浸泡在教育教学的日常里。

10、从书本上看教育理论和方法总是很简单,听经验老到的培训师作分享,好像一些策略是理所当然的:就是应该这么做,为什么不去做呢?这么想着的我们,往往忽略了老师自身的因素。

11、如果一个老师选择运用某个教育策略,决定其成效的很重要的因素,是他这个人本身:他的理解,他的感受,他的需求。

12、那些理论和方法本身并不能让老师们醍醐灌顶,领悟针对不同教育情境的应对策略,至多能带来一些碎片化的、转瞬即逝的启发。

13、这样的灵感很容易便被第二、第三天接踵而至的更多困惑吞没。

14、实际上,无论过程如何曲折,或是借了外力,终,只有老师自己才能寻到需求之所在。

15、而在开始,让那些教育理论和方法起作用的,是基于经验的理解。

16、只有主动观察、了解并且尝试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思考,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经验性知识,渐渐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17、这是一种主动选择。

18、也许当我们选择好奇,选择观察,选择了解,选择尝试,就能感受到改变的力量,从内心升起。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