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评价高考地理的命题? 知识点分别是: 1、基础性:在命题中,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命题应围
如何评价高考地理的命题?
知识点分别是:1、基础性:在命题中,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命题应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展开,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基础知识水平。
世界地理十年高考真题汇编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十年高考真题汇编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十年高考真题汇编 高考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1、《高考语文十年真题》: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十年的高考试题进行了科学归类,且逐个对试题分析,对进行详解,总结了近年来的高考真题题型,对数学薄弱者有帮助。
2、综合性:命题应涵盖多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4、创新性:命题应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022广东高考地理解析及地理真题汇总(2022广东高考)
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2022广东高考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汇总整理2022广东高考地理试卷,以及2022广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
2022广东高考将于2022年6月7日开始,本场考试结束后,本文将尽快更新2022广东高考地理,各位同学可以持续关注本文。
1、2022广东高考10、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8个)地理真题
关于2022广东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2、2022广东高考地理真题试卷
关于2022广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如果对于2022年广东高考有相关的疑问, 也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分数查看全国能上的大学 ,以及查看2022年高考广东其他相关信息。
2022辽宁高考地理解析及地理真题汇总(2022辽宁高考)
2022辽宁高考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汇总整理2022辽宁高考地理试卷,以及2022辽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
2022辽宁高考将于2022年6月7日开始,本场考试结束后,本文将尽快更新2022辽宁高2、提高和培养地理技能;考地理,各位同学可以持续关注本文。
1、2022辽该考查方法通过以下方式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宁高考地理真题
关于2022辽宁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2、2022辽宁高考地理真题试卷
关于2022辽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更新。
如果对于2022年辽宁高考有相关的疑问, 也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分数查看全国能上的大学 ,以及查看2022年高考辽宁其他相关信息。
高考十年真题买哪个好
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建议免谈2、《天利三十八套》:很权威的高考题汇编,较详细且3、应用性:命题应与实际生活或实际问题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册。
地理高考题 辽宁卷
选B是B,昆仑更靠近极点,远离海洋,南极大陆吹陆风。很难形成降水所以A排除。昆仑纬度更高,太阳高度更角小,所以太阳辐射更低。C错。南极气温低气压高,吹东南风(南极大陆吹响海洋)风力强劲,因此12级以上的暴风却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在法国南极观测站“迪尔维尔”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所以D错。南极气温所以低气压高,故B对。
高考地理命题,在1985年以前,主要是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的知识型题型,考查能力题型很少见。1985年以来,以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思维为主的能力题型开始出现,随后其比例不断上升,至1990年前后,考查能力题型的比重已超过知识题型的比重,成为一种最主要的地理高考题型。从表4可看出高考试题中考查能力型题型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单一的以记忆知识为主的题型已越来越少,如2000年广东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6%,2003年全国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9.7%。高考世界地理三大知识点列举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冰川融水、淡水河流湖泊水(雨水、海水、冰川、深层地下水都不是水资源)一、地球和地图
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三、天气与气候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弧线,又称子午线。特点: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两极。
3、经度: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o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②经度的划分:以0o经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划分180o。③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递增,西经度向西递增。④东西半球划分:20oW和160o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oW向东到160oE为东半球、20oW向西到160oE为西半球。
4.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②特点:都是圆圈(两极为点);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都指示东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各划分90o。③纬度大小的分布规律:北纬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④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⑤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南、北纬30o和60o为界。
6.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越往东地方时越早;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1小时。
7.每个时区都以其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称区时。计算: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几个小时;向东加,向西减。
8.时间:我国采用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oE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9.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向东过日界线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加1天。实际上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弯曲,原因是是避免将所经过的分入两个日期范围。
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界线,即0时经线。
0时经线向东到180o经线为今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o经线为昨天。
10.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式。同样的图幅,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但内容越简单。图例是符号,注记是文字或数字。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多有河流发育,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多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1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即使在陆半球上,陆地也仅占48%。
3.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所处纬度的是南极洲。
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北美、南美—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4.地跨两大洲的:、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欧两洲)、巴拿马—(南北美洲)、埃及—(亚非)、美国—(北美和大洋洲)、印度尼西亚—和大洋洲。
5.四大洋面积:太平洋(渐小)、大西洋(渐大)、印度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是北冰洋;所处纬度的是北冰洋。
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可引起海陆的变化。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火山带集中在板块交界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属于板块碰撞处;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属于板块张裂处。
亚该试卷比较好的有《高考语文十年真题》《天利三十八套》等。洲--地形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中部多平原,北部及南部为山地;北美洲、大洋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中部、东部);南美洲---西部高山,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8.海底地形: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大陆隆、海沟、洋盆、海岭。
三、天气与气候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
3.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雨,固态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8.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9.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地理问题--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9、冷冻保鲜技术和远洋冷冻船的发展1、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温暖湿润,牧草茂盛
2.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的大陆是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是格陵兰岛,的半岛是半岛。2、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3、地广人稀,地价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条件
4、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5、商品率高
6、专业化程度高
7、市场广阔
8、当地加强培育良种牛,预防病害
土地租金低;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世界人文地理,找高考人文地理归纳,例如;中亚,工业。农业。。。等等 谢谢
7.七大洲地形特点:(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包括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中亚是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其中 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和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落后,哈萨克斯坦是世界麦出口国,第二的棉花出口国,也是航空重国,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较发达,他也是棉花出口国,中亚的主体是这两个,所以从整个来说 中亚的农业,牧业比较发达,哈萨克斯坦的主体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中学地理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去面对高考,正确地理解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变化的关系,从高考命题变化中体会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指导高考备考的复习,把握高考的改革、变化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赞同0| 评论民族自古就是牧民,而且中亚的重工业收到了的影响,中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中亚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石油,将会成为像中东地区那样的石油富豪.
请你写出综述《地理高考30年》,包括发展历史,当时改变的原因,对教学和的影响,今后的预测和展望。
1984年以前的地理高考命题主要是以考查地理、世界地理为主的区域地理,而系统地理的内容考查很少,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系统地理的内容。1984年之后,高中专门开设了系统地理为主的高中地理教材,高考地理命题中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内容不断增加,至1990年其比例已接近70%。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比例为28:122。近年来的地理试卷中,纯粹单一的区域地理试题比例很少,初中地理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仅作为一种地理知识素质来要求,在高考试卷中起着知识载体的作用。建国初期至1959年,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其中地理学科为必考科目之一。1954年高考开始分文、理两大类,地理科被归入文科类,试卷满分为100分。1955年又将考试科目分理工、农医、文史财经三大类,地理科被作为文史财经类的考试科目。
1959年以后到1965年,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时数大量减少,地理科未被列为高考科目。1966年到1976年,随全国取消高考而不考。
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和文科两大类,地理科被列入文科类考试科目中,单独命题,满分为100分。
1990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实行“3+2”高考改革,1995年全国各地高考科目全部实行了“3+2”方案,取消地理科目的考试,引起了各界尤其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学者的广泛关注。
1999年召开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 3号文件,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广东省首先开始试行“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地理科作为“x”中的一项被列入高考科目范围,标志着地理科又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的队列中。随着“3+x”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陆续推广和实施,这无疑对中学地理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试题容量的变化趋势
建国后,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高考试题的容量不断增加。从表l可以看出,首先是试题数量不断增加;其次是试卷页数、文字数量(以电脑统计为准)不断增加.试题的容量大大增加;第三是图表数量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考地理试卷的图表数量较少,而且基本上是直接引用书本上的原图,80年代以后,图表使用量增多,1990年竟达到18幅。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卷很少直接引用书本上的现成图表,大部分是出题者经过加工或者创新而成,反映出地理高考对图表运用能力的考查不断加强,也体现出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试题题型结构的变化趋势
地理高考试题建国初期主要是填充题、填图题和简答题,形式简单以考查书本知识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试题类型丰富多样,有填充题、读图填图题、判断是非题、名词解释、改错题、选择题、简述题、综合题,但仍然以传统题型为主,纯知识题型的考查仍然是当时考试的重点;80年代中后期,选择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地理高考中的一种最主要题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90年代至今选择题的分数比例一直在50%左右;90年代以后,另一个高考地理主要题型就是综合题,它集读图、填图、析图、简答、论述、分析应用于一体,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已成为现在地理高考的又一重要题型。1990年至今,地理高考基本上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类题型为主。
3.试题知识结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 的海南元素。比如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等内容,要有一定 程度的了解。高考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构的变化趋势
4.试题智能结构的变化趋势
楼主你好,我是顾老师,这个题目网上是找不到的,希望你能过掉我这门课,呵呵
enen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在阶段的高考地理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形成地理思维、知识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并最终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技能和素养。1、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在阶段的复习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运用,搭 建起一个知识框架,形成地理思维、知识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并最终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技能和素养。
在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还要保持一定题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复习的效率。 通过做题,考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还可以熟 悉高考命题思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能盲目,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比较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训练, 并且结合课本对这些典型题目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高考试题中所考的知识点,全都来源于课本和教材,考生一定要对课本这个解决问题的“钥匙”给予足 够5.一天中,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与气温的,称为气温日较,气温日较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一年内的月均温与月均温的,叫做气温年较,气温年较内陆大、沿海小,中纬度大,高低纬度小。的重视。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起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地理技能:
,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 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 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 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3、做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基础不够牢固。部分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在知识点的 活学活用上十分欠缺,做题时很容易被一些干扰项所误导;基础不牢导致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发掘、整合信息 的能力不足,在做题时往往因为对题目的深层、关键信息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
此外,答题不规范也是普遍 存在的毛病,很多考生在答题就因为没有使用地理专业语言、语言描述不准确、条理不清、缺乏要点而丢 分。
高考十大奇葩地理题 哪些题目比较难
6、高考地理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高考地理的应试技巧,不管试题是难还是容易,都要细心耐心完成,如果简单,更要细心,仔细审题。如果难,深呼吸,调整心态,慢慢去体会和思考。以下是整理的地理知识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高考比较难且奇葩的地理题有哪些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如下:
1、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等方面叙述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为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大、水能丰富
2、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
长江水系特征: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
3、高考地理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高考地理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8、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9、影响盐场的因素(4个)
盐场集中在北方的渤海,天津长芦盐场;海南岛
蒸发: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地形:地形平坦,海岸滩涂广布
天气情况:晴天多光照强蒸发旺盛;海区盐度:盐度高
开源:①修建水库②调水工程③海水淡化④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节流:①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②工业用水(提高利用率)③政策、公民节水④治理水污染(水质型缺水)
高考地理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在阶段的复习中,考生还要保持一定题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高考地理复习的效率。通过做题,考生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还可以熟悉高考命题思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地理做题不能盲目,而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比较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训练,并且结合课本对这些典型题目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高考试题中所考的地理知识点,全都来源于课本和教材,考生一定要对课本这个解决问题的“钥匙”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