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学校停止招生_广州市学校停水怎么处理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广州:关于变更4所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信息的通知 现行政策下,非户籍生入读普通公办高中比例: 【 #中考# 导语】

广州:关于变更4所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信息的通知

现行政策下,非户籍生入读普通公办高中比例:

【 #中考# 导语】 从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关于变更4所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信息的通知已经发布,为方便考生了解情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广州市学校停止招生_广州市学校停水怎么处理广州市学校停止招生_广州市学校停水怎么处理


广州市学校停止招生_广州市学校停水怎么处理


关于过渡期

各区招考办,各初中毕业学校:

应4所高中阶段招生学校申请,现将《二○二一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变更招生信息的情况通知如下:

一、调整广州市中学特长生录取控制线

广州市中学(《报考指南》P55,编号14),所有项目的特长生录取控制线由原来“普通高中梯度投档控制线”调整为“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

二、调整广州市培正中学外区招生数

广州市培正中学(《报考指南》P101,编号25),第三批次外区招生数由原来“88”调整为“81”。

三、新增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招生

《报考指南》P121,新增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民办,校本部),招生批次为批次(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范围为面向全市招生,信息如下: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报考指南》P119,编号25),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备注信息由“……高职学段在我校天河校区学习”调整为“……高职学段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请各区招考办、各初中学校把本通知有关内容及时通知考生。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5月31日

5所大学2021年停止招生,大学为何会停止招生?

11078

我觉得可能是生源有限,毕竟现在这一代人受生育影响了,学校教育资源也跟不上就会停止招生

广州市副江东介绍,近年来,广州每年的初三毕业生有约12万人。其中,有9万人为广州户籍学生,其余3万则是非广州户籍学生,双方占比约为2:1。近年来,广州普通高中每年招生为6万人。能否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来满足更多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学生的升学需求?

2020年来持续推动学院转设进程。大多数院校已经陆续转设为民办或公办院校,而这些院校由于各类原因无法完成转设,所以只能终止办学,所以他们才会停止招生。

大学停止招生一方面是因为考生的减少,学位的增加导致了水平的降低,有效的控制生源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因为现在大学需要巩固本身的资源,需要对学校内部进行一个重大的改革。

因为他们学校的生源的话是已经满了,是不会再有任何的学生可以放进学校了,所以才会停止招生。

因为有些专业已经被淘汰了,大学刚好开设了这些专业,所以停止招生,避免学生出现,上完大学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广州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为让各位家长更好地理解政策,让上述政策稳定落地,现作说明如下:

“广州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1078。广州大学是经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冲”重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广东省文科录取分480分,位次58192;理科录取分459分,位次 156989。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望采纳

2022年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小学招生工作信息预告

一、(八)凤阳街:逸景小学(逸景校区)政策信息

(一)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解读

番禺区已于2020年对“原则上同一房产地址6年内只安排一名地段生入读对口公办小学”的招生政策进行预告;2021年4月30日,发布了《广州市番禺区印发广州市番禺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番教规〔2021〕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第(四)条对“人户一致”条件作了说明,在原来招生政策基础上增加“适龄儿童申请入学的房产地址在入学当天(以9月1日为准)的前6年没有安排学生入读对口公办小学(同一父母或祖辈的适龄儿童除外)。考虑到‘人户一致’政策的延续性及过渡性,以2021年8月31日(含当天)为适龄儿童入户时间,按照‘新人新办法,旧人旧办法’的原则执行”的规定。

如业主小孩已通过地段生资格安排入读对口公办小学,不论该小孩在小学学段中途是否迁移户籍、转学,均视为学位已使用,在该小孩小升初前对下一手业主小孩申请入读对口公办小学会有影响。

小区配套公办小学学位分配顺序:人户一致适龄儿童、非“人户一致”户籍适龄儿童(含户籍地址对应房产学位已使用的适龄儿童)、非户籍业主适龄子女。

(二)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转学政策预告

为进一步规范户籍学生中途转学学位安排工作,番禺区将制定《番禺区义务教育学校户籍生中途转学学位安排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2年秋季学期实施(即2022年9月转学的按《办法》执行)。现对《办法》的内容进行预告:

番禺区户籍生均可申请在户籍地公办学校插班入读,转学申请及手续一般在学期结束前申请办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转学均不得变更就读年级,学生在休学和受期间一般不予转学。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学期和毕业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经审核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原则上由户籍地教育指导中心在户籍地学区内公办学校根据相对就近原则(不受3公里限制)、学校剩余学位情况统筹安排插班入读对应年级。原则上同一学区内不受理转学申请。

对于小区配套公办学校,如学生在学年末(6-7月)申请转学,某年级申请转学的学生(收楼且户籍迁入,下同)人数达到40人或以上,且该小区内配套公办学校本年级未达办学规模,可在配套学校以增班的方式接收学生插班入读,如申请人数大于标准班额,则按入户先后顺序安排插班生入读配套学校,额满后其余插班生在周边公办学校统筹安排入读对应年级;如某年级申请转学的学生人数不足40人,原则上在学区内公办学校统筹安排入读对应年级;父母未收楼或无房产的户籍学生,原则上在学区内公办学校统筹安排入读对应年级。如学生在学年中(1-2月)申请转学,鉴于课室、教师、设施设备、教材等资源短时间内难以协调,原则上由教育指导中心在学区内公办学校统筹安排入读对应年级。

鉴于番禺区各学区基本情况不一样,各教育指导中心将根据《办法》,结合其学区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各学区义务教育学校户籍生中途转学学位安排办法,与区的《办法》同步实施。

二、公办学校招生地段调整预告

2022年,区内多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成,如大学城配套学校、仲元中学第二校区等,番禺区将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适时开办新建成的公办学校。如新建学校确定开办,将及时向发布学校开办信息,并以多校划片电脑派位或单校划片对口入学的方式进行招生。届时,将对周边公办学校招生地段进行相应调整,并在正式招生前公示。

三、学位供给紧张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1.市桥学区(市桥街、沙头街、东环街、桥南街):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北城小学、市桥富都小学、市桥实验小学、市桥南阳里小学、市桥西丽小学、市桥桥东小学、市桥德兴小学、市桥先锋小学。

2.西片学区(钟村街、石壁街):毓贤学校小学部及初中部、毓秀小学、毓正小学。

3.北片学区(大石街、洛浦街):洛溪新城小学、大石中心小学、洛浦中心小学。

4.南村学区(南村镇):南华小学。

6.石楼学区(石楼镇):重文小学、亚运城配套公办小学(亚运城小学、天誉小学、天成小学、天韵小学)。

7.石碁学区(石碁镇、大龙街):东怡小学、东湖洲小学、石碁中心小学、大龙中学。

8.沙湾学区(沙湾街):沙湾中心小学、沙湾实验小学。

门将提前对生源数量进行摸查,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生源数量大于招生数时,门将对学校的招生地段及招生方案进行调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地段及招生根据番禺区现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在“人户一致”条件中增加“同一房产地址原则上六年一个地段生学位(同一父母或祖辈的适龄儿童除外)”的规定,将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如家长购置二手房后,并于2021年8月31日(含当天)前把小孩户籍迁到该房产地址,将不受上述增加条件限制;如小孩户籍于2021年9月1日(含当天)后才迁到该房产地址,在前业主小孩升读初中前,现业主小孩将由门在周边公办小学统筹安排入学。家长在购买二手房前应先向前业主了解其小孩是否有使用该房产地址入读对口公办小学,以保障自身利益。方案调整信息将提前向发布。

鉴于预告信息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所发布的入学预告信息不作为迁移户籍和购房的依据,仅供家长等相关群体参考。

广东广州异地中考征询意见:招非户籍生 8%还是10%

广东广州异地中考征询意见:招非户籍生 8%还是10%

广州异地中考政策两个未确定 本报受市委托再次征集公众意见

广州异地中考政策第二次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广州市昨日公开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与上一份征求意见稿相比,这份文件保持了异地中考的总体门槛四个三,即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三年社保购买记录、三年学籍。也进行了调整和细化,比如合法租房也纳入稳定住所,对购买社保的内容作了明确。

《征求意见稿2》仍有两处不确定,需征求公众意见后修改和完善。一是对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设置的过渡期,有两年(2014年至2016年)和三年(2014年至2016年)两个方案。二是公办高中录取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比例设置为8%或10%。

数 读

异地中考政策与每个学生都相关

广州四、调整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招生专业备注信息普通高中每年招生仅6万人。

两年过渡期将会使符合四个三条件的非户籍学生人数少一些,竞争可能没那么激烈。对户籍考生来说没什么影响。

对于2016年升读初中、即现在的初一非户籍生来说,两年过渡期不够攒足政策要求的四个三条件。

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比例是8%还是10%,会带来什么影响?

若为8%,则户籍生入读比例高,竞争压力小一些,对户籍生有利。若为10%,则非户籍生入读比例稍高,对非户籍生有利。

更进一步讲,随着异地高考(微博)政策实施,非广东户籍生的增加或加剧广东高考竞争。

2016年7.1%

从昨日开始,连续10天,《征求意见稿2》向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可以发至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的指定电子邮箱:。2016年8.6%

2012年9.5%

2016年9.2%

Q&A

问:能否扩招增加高中学位?

答:将加剧高考竞争,不现实

江东介绍,如今广东是全国高考人数大省,但每年高校在粤的招生却基本不变。广州如果增加普通高中的学位,那么学生的出路还是去挤高考这条路,但高考的出路并没有扩大。这样也会加剧广东高考的竞争,扩招不现实。

变化 连续租房三年也可视为稳定居所

《征求意见稿2》对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报读广州公办高中的门槛给出了明确界定,在四个三前提不变的情况下细化了内容。

与近日出炉的'广东异地高考方案征求意见稿衔接,《征求意见稿2》将合法租房纳入稳定住所条件。租赁住房须满连续三年,并到有关房地产租赁管理部门登记满三年。在广州市拥有自有住房的,或在广州市范围内、在服务单位提供住所居住满三年的,也被视为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征求意见稿2》也明确了五险的要求,提供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五险证明。此外,还需具有广州市初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的相关证明,要在当年3月31日之前满足四个三年限条件。

待定1 过渡期是两年还是三年?

《征求意见稿2》的一个焦点是对于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设置了过渡期,但文件未能确定的是:这个过渡期是两年(2014年至2016年)还是三年(2014年至2016年)?

但是从竞争的角度来说,两年过渡期将会使得符合四个三条件的非广州市户籍学生人数少一些,竞争可能相对没那么激烈。对广州户籍考生来说,过渡期设置为两年或三年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招收本地户籍考生的比例已经确定,广州户籍学生只是自己和自己竞争。

待定2 招收非户籍生比例是8%还是10%?

《征求意见稿2》的另一个焦点在于,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比例是8%还是10%?

这个8%和10%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市进行了说明。每年,广州普通高中招生约为6万人,这个是既定的。由于广州市户籍的学生只能在广州升学,而且广州市民对升读高中的需求非常强烈。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等中心城区学生入读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偏高。

在此前提下,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学生入读公办高中的比例无论倾向哪一方,都会增加另一方的竞争压力。广州市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侯静敏打了个比方:就像在同一块蛋糕里分割。确定比例就是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据统计,近年来,公办高中通过择校录取非广州市户籍学生占当年招生8%左右,多不超过10%。根据这一情况,《征求意见稿2》设置公办普通高中录取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能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的8%或10%。在现行政策下,非广州市户籍学生入读广州公办高中的途径是择校,近四年来录取的比例分别为:2016年7.1%、2016年8.6%、2012年9.5%,2016年9.2%。

从数据统计的情况来看,《征求意见稿2》在录取比例的设置上是基于现实情况。到底是8%还是10%尚有待讨论,但起码该讨论稿并未收缩非广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高中的比例。

特别提醒

过渡期后,由于四个三条件的限制,请今年小升初非本市户籍的学生家长务必对照有关条件,慎重考虑是否让孩子报读广州市初中学校,以免完成初中学业后参加中考报考范围受限。

《征求意见稿2》相关条文

2016年或2017年正式实施异地中考政策时,积分入户的随迁子女和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报考高中的资格与广州市户籍学生相同。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的非广州市户籍学生,只要具备广州市初中阶段学校的学籍,均可报考在广州招生的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2014年开始,公办普通高中停止招收择校生。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2014年至2016年(或2016年)的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参照原择校生的招生录取方法,可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学校。

关于招收比例

根据我市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承载能力,2014年至2016年(或2016年)过渡期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的8%(或10%);2016年(或2017年)起,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的8%(或10%)。

如何提意见和建议

同时,本报受广州市委托征集公众意见,您也可以将对《征求意见稿2》的书面意见或建议发送电子邮件到。

调整细化后的四个三

1.具有合法稳定职业的证明: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在我市范围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式生效连续满三年,并同时在我市各级人力资源和保障部门办理了就业登记;或在我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从事合法个体经营或其它商业活动并依法纳税连续满三年。

2.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在我市拥有自有住房的(须提供房地产证明、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协议等之一);或在我市连续三年有合法租赁住房并到有关房地产租赁管理部门登记满三年的[须提供在有效期内且已在市(或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房屋所在地街道(镇)出租屋管理中心及其他授权办理备案机构办理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或在我市范围内、在服务单位提供住所居住满三年的(须提供服务单位提供的居住证明,以及单位宿舍用房产权或租赁证明)。

3.具有购买保险的证明: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按规定在我市范围内参加保险(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下同)并缴费累计满三年。

4.随迁子女在我市具有初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的相关证明。

有关条件的年限截止当年3月31日。

注:2016年(或2017年起)随迁子女报考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具体条件及证明材料请登录以下网址浏览:

对中考备考有帮助的内容还有:

2014中考信息汇总

2014上海中考信息汇总

2014天津中考信息汇总

广东2020可能更名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转设为公办吗?

广州每年初三毕业生约12万人。9万为广州户籍学生,3万为非广州户籍学生。

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加入了更名的队伍当中,尤其是当下的学院转设都会面临更名的情况,那么广东2020可能更名大学有哪些呢?本期,我将详细为大家解答该问题,并附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转设为公办吗”的解答。

一、广东2020可能更名大学

经过我查询和整理,发现目前广东省拟更名的大学具体如下:

1、公办学校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拟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关于非户籍生报考资格学;

(2)广东财经大学:拟更名为广东财经政法大学;

(3)东莞理工学院:拟更名为东莞理工大学;

(4)广州体育学院:拟更名为广州体育大学;

注:以上四所学校,暂未公布具体的更名时间,因此建议各位以公布为准。

2、学院

广东省的学院共计有15所,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10所公布了转设更名情况,其中9所均转设为民院校,具体如下:

(1)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转设更名广州商学院;

(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转设更名广州理工学院;

(3)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转设更名广州软件学院;

(4)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转设更名广东南方学院;

(5)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转设更名广东华商学院;

(6)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更名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7)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更名珠海科技学院;

(8)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转设更名广州新华学院;

(9)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转设更名寸金学院;

(10)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21年停止招生,2024年停止办学;

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转设为公办吗?

答:该校转设为民院校。

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依据相关规定和《关于加快推进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经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同意 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转设为广州城市学院 ,报批准。2020年11月2日到11月6日,为转设公示期。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华南理工大学和投资方广州珠江云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可见该校是学校与合作举办,因此转设为民办院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该校创立于2006年,原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011年正式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据《校友会2020广东省学院排名》可知,该校在广东省学院中,排在第三名,综合实力较强。

该校拥有927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4.80%,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教师1人,华工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4人;该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37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学校重点学科。

2022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公办小学学位预警通告

两年过渡和三年过渡有何区别?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异地高考的政策是在2012年12月29日公布的,在此文件的框架下,各地市才开始着手制定本市异地中考的相关政策。对于2016年升读初中、即现在的初一在读非户籍学生来说,如果现在还没有做好购买社保等准备,则两年过渡期不够攒足政策要求的四个三条件。如果是三年过渡期,那么对于现在在读的初一非户籍学生来说,攒足在广州升学的条件是够时间的。

1.2022年海珠区公办小学招生及转学政策预告

(一)招生政策预告。穗籍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拥有学校地段房产权属并入户入住,且学位未被占用的(同父母的适龄儿童除外),按照房产拥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入学,直至招生录满,超出招生部分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房产拥有时间以不动产权证书登记时间为准。其他情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二)转学政策预告。因家庭迁移迁户、新入户、回国就读等情况要求转学回本区就读的小学生,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由区统筹安排学位。

2.公办小学学位预警信息

根据目前调研情况,2022年海珠区户籍适龄入读小学的儿童人数比2021年进一步增加。结合近年海珠区各公办小学招生工作情况,预计2022年以下公办小学将可能面临学位供给紧张:

(一)赤岗街:大江苑小学、绿翠小学

(二)瑞宝街:晓港湾小学、金碧小学

(三)昌岗街:昌岗中路小学、晓港西马路小学

(四)新港街:新港路小学

(五)江南中街:江道中小学、江南新村小学

(六)南石头街:红棉小学

(七)龙凤街:新民六街小学、邓世昌纪念小学

(九)沙园街:宝玉直实验小学(光大校区)

(十)滨江街:大元帅府小学

鉴于户籍人口流动等动态因素,本预警信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预警信息不作为迁移户籍和购房的依据,仅供广大家长参考。

3.海珠区公办小学招生工作咨询电话

电话:020-885318

4.相关阅读:2021年广州海珠区小学招生入学政策问答参考

一、什么是就5.化龙片学区(化龙镇、新造镇、小谷围街):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州大学城小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番禺校区初中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化龙中心小学。近入学?

小学生就近入学是指相对就近入学。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规定,小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在3公里以内。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此范围内,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地理状况、人口分布、学校规模及布局等因素合理划分公办小学招生地段,统筹分配学位。因此,不能将就近入学理解为安排到离家近的学校就读。

二、小孩未满六周岁,今年可以申请入学吗?

今年的招生对象为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出生且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凡在2021年8月31日前未满六周岁的儿童均不属于今年的招生范围。

三、海珠区公办小学的学位是怎样安排的?

海珠区公办小学学位按“人户一致”原则安排学位。“人户一致”适龄儿童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在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业主的完全房产,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址与其实际居住地址一致;或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在祖辈(直系亲属)为业主的完全房产,该房产为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的居住地,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址与其实际居住地址一致。二是适龄儿童申请入学的房产地址近6年未有安排学生入读对口公办小学(同父母的适龄儿童除外)。

人户不一致的适龄儿童由区按本《细则》的学位安排原则安排学位。

四、非穗户籍的海珠区房屋承租人子女如何申请学位?

(一)承租人的适龄子女为非穗户籍、且符合广州市政策性照顾学生条件的,于2021年5月23、24日(8:30时至11:30时,14:30时至16:30时),由适龄儿童的其中1名法定监护人(适龄儿童无需到校)持相关材料到居住地对口小学提交材料(建议提前与学校电话预约时间)。经区复核公示后统筹安排学位。

(二)承租人符合海珠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申请条件的,可按2021年海珠区积分制入学申请程序为其适龄子女申请参加积分制入学。

(三)承租人可为非穗户籍的适龄子女选择到合法开办的民办学校申请入学。

五、港澳居民的适龄随迁子女(或持证的适龄儿童少年)可以申请学位吗?要提交什么材料?

(一)港澳居民的适龄随迁子女(或持证的适龄儿童少年)满足以下条件的,可申请小学一年级学位

1.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港澳居民,可为其适龄随迁子女申请小学一年级学位:(1)持有在广州市办理的港澳居民居住证;(2)在广州市合法稳定工作;(3)截至2021年8月31日(含)在海珠区合法稳定居住满1年。

2.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适龄儿童,可由其法定监护人为其申请小学一年级学位:(1)适龄儿童持有在我市办理的港澳居民居住证;(2)申请人须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且具有海珠区户籍;(3)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海珠区有合法稳定住所(拥有海珠区自有产权住房;或在广州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但以在海珠区合法租赁的住宅房屋作为居住地),且截至2021年8月31日(含)居住满1年。

六、因疾病可以申请延缓入学吗?

因疾病需延缓入学的适龄儿童,由法定监护人于现场审核材料时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报区级(或以上)医院医生诊断书等材料。由区审核批准后,可延缓1年入学,延缓入学期满应即申请入学。

七、海珠区户籍的特殊儿童如何接受义务教育?

具有本区户籍、实际居住在户籍所在地的特殊儿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申请学位:

(一)到广州市属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报名。

1.失明、重度弱视的残疾儿童可向广州市启明学校申请学位。地址: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286号;联系电话:87227055-204,206;邮箱:。

2.聋哑儿童可向广州市启聪学校申请学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273号。联系电话:32589524。

3.脑瘫儿童可向广州康复实验学校申请学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373号。联系电话:38493120。

4.自闭症儿童可向广州市康纳学校申请学位。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龙兴中路2-2号。联系电话:87476236。

(二)按网上报名流程申请在海珠区接受义务教育。经康复训练后可回归主流的轻度智力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等,按正常报名流程报名申请入学,入学后可申请随班就读。暂不具备融合教育条件的中重度残疾儿童,由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特殊教育学位申请并提交残疾证,由区组织学习能力评估后统筹安排学位。

八、5月统一报名时未办理报名手续,还能补报名吗?

错过5月办理报名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可于本学期内学校办公时间到户籍地对口小学补递交学位申请材料,由区统筹安排学位。学校放暑期后仍未报名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于8月26-27日(9:00至11:30时,14:30至17:30时),由其1名法定监护人(适龄儿童无需前往)持所需材料前往区一楼接待大厅办理补登记手续,由区统筹安排学位。

非穗户籍适龄儿童可到未录满的民办小学报名。录取人数少于招生的民办小学有两次补录时间。次补录时间为7月19日至23日,第二次补录时间为8月23日至27日。

九、今年海珠区民办小学怎样招生?

民办小学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招生。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审批同意的价格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