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1 骨的数量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必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1 骨的数量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全身有骨二零六,
配布四肢一二六。
上比下肢多两块,①
余下八十在中轴。
面颅十五脑颅八,
每侧鼓室藏着仨,②
加上躯干五十一,
中轴八十刚好齐。
[注释]
① 上比下肢多两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② 每侧鼓室藏着仨:每侧鼓室有三块听小骨。
2 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体一弓围椎孔,①
椎体在前弓在后。
椎弓前根后为板,②
椎弓根间椎间孔。
两侧弓板愈合处,
向后伸出成棘突,
弓根弓板结合处,
上下关节和横突。③
[注释]
① 一体一弓围椎孔: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部为椎弓,二 者围成椎孔。
② 椎弓前根后为板:椎弓的前部为椎弓根,后部为椎弓板。
3 腰椎形态特征
椎弓发达体粗壮,
棘突宽短呈板状。①
相邻棘突裂隙宽,
便于临床行腰穿。
[注释]
①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4 椎间盘
间盘二十三,①
居于相邻椎体间。
周围部称纤维环,②
与邻椎体紧密连。
中部偏后是髓核,
白色胶样弹性垫。
[注释]
①有23个椎间盘,第1和第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
②周围部的纤维环坚韧而富于弹性,紧密连接两个相邻的椎体。
5 颅骨
颅骨共有二十三,
关节软骨逢来连。①
保护支持脑耳眼,
后上脑颅前下面。②
前窄后宽形卵圆,
邻骨之间逢相连。
顶枕相接人字缝,
顶间矢状额顶冠。
[注释]
① 关节软骨逢来连:颅骨之间借关节、软骨、逢连接。
② 后上脑颅前下面:颅骨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连线为界 分为后上方的脑颅骨和前下方的面颅骨。
6 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不平整,
前中后窝阶梯形。①
凹凸不平多孔裂,
大部都与颅外通。
[注释]
① 前中后窝阶梯形:颅底内面自前向后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7 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居中间,
门后乳突颧弓前。
颧弓分隔上下窝,①
颞窝上界为颞线。
额蝶枕颞会合处,
骨质薄弱是翼点。
[注释]
① 颧弓分隔上下窝:颧弓将颅侧分上方的颞窝和下方 的颞下窝。
8 三边孔和四边孔
小大圆肌上下横,①
长头纵行孔形成,
外纵行外科颈,
血管神经孔内行。
[注释]
①小圆肌和大圆肌横行,构成三边孔和四边孔共同的上界和下界
9 手肌
居于掌侧固有肌,
外侧鱼际内小鱼;①
掌三背四掌骨间,②
四条细小蚓状肌。
[注释]
①手肌外侧群称鱼际,内侧群称小鱼际。
②手肌中间群位于掌心,包括四条蚓状肌,骨间掌侧肌(3块),骨间背侧肌(4块)。
10 大肠(概况)
大肠似门框,
空回门内藏。
右柱比较短,
左柱弯而长。
全长分五部,
盲阑结直肛。①
[注释]
①盲阑结直肛: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11 肛管内观
肛柱下端肛瓣连,
形成肛窦易感染。①
柱下肛瓣连齿线,②
齿线下方色浅蓝,
肛梳下缘称白线,
内外括约分界环。
[注释]
①形成肛窦易感染:肛窦底部有肛腺开口,窦内往往积存粪,易感染形成肛窦炎。
②柱下肛瓣连齿线: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连接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
12 肾的位置
肾居柱侧腹后隙,①
左比右高半椎体。
两侧肾门平腰一,
体表投影在肾区。②
[注释]
①肾居柱侧腹后隙: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
②体表投影在肾区:两侧肾门约平腰椎水平,其 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夹角处
13 腹膜与器的关系
空回横盲乙状阑,
胃脾卵巢输卵管。①
膀胱胆囊肝,
升降结肠直上段。②
外位器官盖一面:
输尿管肾肾上腺,
十二指肠下三段,
直肠中下和胰腺。
[注释]
①、 空回横盲乙状阑,胃脾卵巢输卵管:腹膜内位器官。
②、 膀胱胆囊肝,升降结肠直上段:腹膜间位器官。
14 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终点右心房,
三个入口回收忙,①
三个派系收全身,
心静脉系上下腔。②
[注释]
①三个入口回收忙: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②心静脉系上下腔: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15 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玻璃体,①
无色透明屈光系。
可调节的晶状体,②
调节动力睫状肌。
[注释]
①房水晶状玻璃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②可调节的晶状体:晶状体是可以调节的屈光装置。
16 房水循环
房水生自睫状体,
后房瞳孔前房隙,①
渗入巩膜静脉窦,
涓涓流回发源地。②
[注释]
①后房瞳孔前房隙: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后房, 经瞳孔到前房,经虹膜角膜角间隙渗入巩膜静脉窦。
17 内囊
丘脑豆尾状核间,
有一宽厚白质板。
上下纤维束构成。
前肢后肢膝相连。
[注释]
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由上下 行纤维束构成的宽厚白质板。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
18 基底核
埋于髓质近脑底,
豆尾屏状杏仁体。
豆尾合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
[注释]
基底核位于髓质内,靠近脑底,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9 腰丛组成及位置
腰丛组成较简单,
前支腰一至腰三。
胸末腰四各一半,
腰大深方横突前。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医学解剖: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五指并拢,手掌朝向前方。
2、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约占体重的70%。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成骨骼,构体的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赋予人体基本形态。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产生收缩,牵拉骨骼产生运动。
3、有206块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后者分布于长骨骨干(骨松质)之中。
5、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6、颅骨有23块。脑颅骨8块:成对的颞骨和顶骨,单块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面颅骨15块。
7、躯干骨共51块,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其中,椎骨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
8、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胸骨相互连结成胸廓。
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10、舌体上的小突起成为舌,分为四种:丝状(无味蕾,数目多,体积小)、菌状(痛觉、温度)、叶状,和轮廓。
11、胃有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内分泌的功能。
12、胃的入口称贲门,出口称幽门。幽门瓣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的作用。
13、小肠长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14、大肠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
15、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和胰等。其中肝是人体的消化腺。
16、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面的有一横裂叫肝门,为肝管、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17、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支气管为下呼吸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除二氧化碳。
18、咽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构成。
19、声带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构成。两侧声带之间的窄隙叫声门裂,有发音的作用。
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哪些?
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如下: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五指并拢,手掌朝向前方。
2、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约占体重的70%。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成骨骼,构体的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赋予人体基本形态。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产生收缩,牵拉骨骼产生运动。
3、有206块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后者分布于长骨骨干(骨松质)之中。
5、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6、颅骨有23块。脑颅骨8块:成对的颞骨和顶骨,单块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面颅骨15块。
7、躯干骨共51块,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其中,椎骨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
8、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胸骨相互连结成胸廓。
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10、舌体上的小突起成为舌,分为四种:丝状(无味蕾,数目多,体积小)、菌状(痛觉、温度)、叶状,和轮廓。
11、胃有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内分泌的功能。
2021年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哪些?
2021年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如下:
1、标准知识(解剖学姿势):该姿势为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两足并拢,掌心和足尖向前。
2、方位术语:
①上与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②前与后:近腹者为前(也称腹侧),近背者为后(也称背侧)。
③内与外:凡有内腔的器官,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④浅与深:已体表为准,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⑤内侧与外侧: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者为外侧。
⑥近侧与远侧:描述四肢各部结构时,已近躯干者为近侧。
3、切面术语:
①矢状面:是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若将人体沿正中线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②横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切为上、下两部分,又称水平面。
③额状面:是从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又称冠状面。
4、轴:①垂直轴:与人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②矢状轴: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③冠状轴:也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5、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形态学的范围。
2021年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哪些?
2021年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如下:
1、标准知识(解剖学姿势):该姿势为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两足并拢,掌心和足尖向前。
2、方位术语:
①上与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②前与后:近腹者为前(也称腹侧),近背者为后(也称背侧)。
③内与外:凡有内腔的器官,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④浅与深:已体表为准,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⑤内侧与外侧: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者为外侧。
⑥近侧与远侧:描述四肢各部结构时,已近躯干者为近侧。
3、切面术语:
①矢状面:是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若将人体沿正中线切为左、右完全对称的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②横切面:该切面将人体切为上、下两部分,又称水平面。
③额状面:是从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又称冠状面。
4、轴:
①垂直轴:与人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②矢状轴: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③冠状轴:也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5、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形态学的范围。
解剖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哪些?
1、连接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
2、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体,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的趋势。
3、腹膜内位器官:是指器官全部突向腹膜腔,各面均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4、腹膜间位器官:是指大部分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膀胱等。
5、腹膜外位器官:是指仅一面被腹膜覆盖,其余面均不覆盖腹膜的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