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项、高校专项及地方专项政策解读 (二)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项、高校专项及地方专项政策解读
(二)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为贯彻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按照《关于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3号)及《关于做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报名申请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14号)规定,现将《甘肃省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和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当地户籍;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我省继续面向全省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专项、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以下统称为“专项”)。
清水县2023高考录取 清水县2023高考录取情况
清水县2023高考录取 清水县2023高考录取情况
为贯彻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按照《关于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3号)及《关于做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报名申请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14号)规定,现将《甘肃省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和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19年甘肃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专项工作的通知
(二)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附:天水市1.甘肃省集中连片县名单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2019年甘肃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专项工作的通知
靖远县、凡不进行资格认定的考生一律不得(二)资格信息的上报参加专项录取。资格审查时,凡不属于弄虚作且情况特殊的考生,由县(区)招办组织审查后,报市(州)招办裁决。市(州)招办将批准的和情况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会宁县、景泰县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项、高校专项及地方专项政策解读
一、实施区域及考生资格专项在提前批B或C段填报志愿。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二、资格审核及信息上报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我省继续面向全省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专项、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以下统称为“专项”)。
甘肃高考地区专项包含哪些地方
(一)符合当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面向地区定向
招生专项实施办法
按照《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6号)规定,为做好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面向地区定向招生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规定,我省实施专项的区域为辖区11个市(州)的58个集中连片县(区)(详见附件1)。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三)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15]35号)中“拟报考我省地区定向招生专项(专项)、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地方专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我省建档立卡户家庭考生专项招生(精准扶贫专项)、我省革命老区专项招生(革命老区专项)等类型招生和拟享受高考加分中对户籍及民族成分有要求的项目,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县(区)报名。”的规定,报考学生的资格审核认定和备案由考生户籍所在报名地招办负责。
各地招办在考生资格审核中必须结合《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和《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扎实做好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确保考生户籍、学籍、年限等信息的一致性。
(一)审核程序
考生各市(州)招办对地区考生资格信息数据单独建库,5月下旬报省教育考试院。《2016年甘肃省面向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由县(区)招办放入考生纸质档案。须到户籍所在报名地县(区)招办申领《2016年甘肃省面向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详见附件2),填写后交县(区)招办进行资格认定及备案。
(一)编制
1.下达我省招生的专项分两部分编制:部属及省外院校(含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专项面向全省58个县(区)编制分专业招生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中大学等6所省属院校专项面向全省58个县(区)分县(区)、分专业编制招生来源。具体承担院校及情况以省教育厅最终下达的为准。
2.专项单列。公布时须注明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或执行本科二批分数线。
(二)批次设置
专项安排在提前批次B、C段。
四、志愿填报
(一)志愿填报
部属及省外院校专项在提前批B段填报;省属院校专项在提前批C段填报。
专项实行“1+1”顺序志愿的模式,可填报2所院校。设置“1个志愿、1个第二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
(三)填报时间
6月下旬文化课成绩公布后,专项与普通类次填报志愿同步进行。
五、录取
(一)分数线划定
2016年专项批分数线原则上参照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分数线执行,如生源不足时,按照规定可降分录取。
(二)录取方式
部属及省外院校的专项面向58个县(区),按考生志愿和成绩在提前批B段招生录取;省属院校的专项,面向58个县(区),按考生志愿和成绩分县(区)在提前批C段招生录取。
(三)投档原则
专项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部属及省外院校的专项按照“1+1”顺序志愿模式在批次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征集1次。省属高校专项不征集志愿,如地生源不足时,可根据考生志愿在批次控制分数下40分以内(含40分)发档,确保招生顺利完成。
2.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面向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
附1
甘肃省集中连片县名单
六盘山区(40)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治县
兰州市
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白银市
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自治县、麦积区
武威市
古浪县
平凉市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
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定西市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临夏自治州
秦巴山区(9)
陇南市
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藏族地区(9)
武威市
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
备 注:共计58个县(市、区)
甘肃高考地区专项包含哪些地方
(二)志愿设置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面向地区定向
招生专项实施办法
按照《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6号)规定,为做好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面向地区定向招生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规定,我省实施专项的区域为辖区11个市(州)的58个集中连片县(区)(详见附件1)。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三)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15]35号)中“拟报考我省地区定向招生专项(专项)、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地方专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我省建档立卡户家庭考生专项招生(精准扶贫专项)、我省革命老区专项招生(革命老区专项)等类型招生和拟享受高考加分中对户籍及民族成分有要求的项目,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县(区)报名。”的规定,报考学生的资格审核认定和备案由考生户籍所在报名地招办负责。
各地招办在考生资格审核中必须结合《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和《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扎实做好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确保考生户籍、学籍、年限等信息的一致性。
(一)审核程序
考生须到户籍所在报名地县(区)招办申领《2016年甘肃省面向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详见附件2),填写后交县(区)招办进行资格认定及备案。
(一)编制
1.下达我省招生的专项分两部分编制:部属及省外院校(含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专项面向全省58个县(区)编制分专业招生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中大学等6所省属院校专项面向全省58个县(区)分县(区)、分专业编制招生来源。具体承担院校及情况以省教育厅最终下达的为准。
2.专项单列。公布时须注明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或执行本科二批分数线。
(二)批次设置
专项安排在提前批次B、C段。
四、志愿填报
(一)志愿填报
部属及省外院校专项在提前批B段填报;省属院校专项在提前批C段填报。
专项实行“1+1”顺序志愿的模式,可填报2所院校。设置“1个志愿、1个第二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
(三)填报时间
6月下旬文化课成绩公布后,专项与普通类次填报志愿同步进行。
五、录取
(一)分数线划定
2016年专项批分数线原则上参照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分数线执行,如生源不足时,按照规定可降分录取。
(二)录取方式
部属及省外院校的专项面向58个县(区),按考生志愿和成绩在提前批B段招生录取;省属院校的专项,面向58个县(区),按考生志愿和成绩分县(区)在提前批C段招生录取。
(三)投档原则
专项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部属及省外院校的专项按照“1+1”顺序志愿模式在批次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征集1次。省属高校专项不征集志愿,如地生源不足时,可根据考生志愿在批次控制分数下40分以内(含40分)发档,确保招生顺利完成。
2.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面向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
附1
甘肃省集中连片县名单
六盘山区(40)
兰州市
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白银市
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三、编制及批次设置、张家川自治县、麦积区
武威市
古浪县
平凉市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
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定西市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临夏自治州
秦巴山区(9)
陇南市
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藏族地区(9)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
武威市
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
备 注:共计58个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