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石壕吏》课文教学设计,值得收藏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石壕吏是几年级的 石壕吏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诗人按照时间顺序

石壕吏是几年级的

石壕吏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诗人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开始描写,一直到告别结束,整篇文章有开始,有发展,有,有结尾,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是对话。诗人巧妙地通过了老妇人的诉说,描写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石壕吏》课文教学设计,值得收藏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石壕吏》课文教学设计,值得收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石壕吏》课文教学设计,值得收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石壕吏》课文教学设计,值得收藏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石壕吏》是语文课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的课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篇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第三篇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篇

语文课本 第五单元 25课的 第三首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杜甫诗三首 的篇就是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下面是我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作者

1、介绍背景。

2、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几年级

石壕吏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诗人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开始描写,一直到告别结束,整篇文章有开始,有发展,有,有结尾,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是对话。诗人巧妙地通过了老妇人的诉说,描写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给广大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如实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