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一中的班 4、做好年级播音主持的辅导工作。 崇文班。 南京一中高考翻车 南京一中为低分高考认错 南京一中高
南京一中的班
4、做好年级播音主持的辅导工作。崇文班。
南京一中高考翻车 南京一中为低分高考认错
南京一中高考翻车 南京一中为低分高考认错
南京一中高考翻车 南京一中为低分高考认错
文科:于哲(酒钢三中);638
崇文班:“崇科学之理,颂明德之文"。崇文班,崇科学理,颂明德之文。“天道酬勤,知行合—是我们的箴言。这是我们成长的土壤。"这是一中2010届崇文班全休学生对自己所处这片教育拭验田的高度概括和认可。
整合高校资源创设的"崇文班"是南京市参与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班,其宗旨是通过中学与大学在教学、科硏、实践的袋密眹系和有机衔接,探索与高校合作培养拔尖创新后背人才的模式,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担任“崇文班”名誉班主任,南开大学、、东学、南师大等校的院士级科学家为“崇文班”制定培养,一批的大学、专家参与到,“崇文班”教育教学中来。师默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对该班高度评价。2013届首届“崇文班”高考取得开门红,一本达线率为98%,二本达线率。
高考作文《拒绝平庸》写成要甘于平庸了,算偏题吗?能得多少分?总分70分,高中、批卷老师答
理科:高晋(白银公司二中);683应该有些偏题了。但是若是你能把这个题目带到一些那么应该不会偏得很。一般高考老师批卷开头和结尾是非常看重的。
偏题那是肯定的 不过应该还是会40分左右
跑题是肯定的。
为什么要唱反调呢?又不是看不懂题目?
你不是写得反掉了嘛!!!!!我看是跑题了。。。。。。
跑题了,顶多及格
偏题了
偏了~~看你的RP了!
跑题了,分数不文科:惠雅婕(西北师大附中)660会太高,别太伤心我也一样。
南京高考状元是谁考多少分
2010年一、2023年南京高考状元分是谁 2023年南京高考状元分数据暂未公开,本文时间同步更新。
二、2022年南京高考状元分是谁 2022年江苏高考总分750分,其中历史类626分以上的107人,625以上的有119人,624以上的有126人,623以上的有140人;物理类670分以上的101人,669以上的有114人,668以上的有126人,667以上的有137人。
2022年江苏省高考成绩公布后,江苏省各地高中开始征集考生成绩。经过短暂的验证,2022年江苏省高考状元终于尘埃落定。
江苏省物理高考状元是来自丹阳高级中一个学校的发展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教学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为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我们“先学后教,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高考备考,通过上公开课、课、观摩课进行传帮带学习。学的石润,总分697。历史冠军是宜兴中学的丁润阳,高考总分658。
三、2021年南京高考状元分是谁 2021年南京高考状元暂无数据
南京2021年高考喜报
2021高考,热烈祝贺南京金陵中学2名同学成绩被清华大学,大学录取#高考喜报#
南京一中2021高考成绩高分段同学统计(理科 620分以上 ,文科 600分以上 )
阜南一中2021年聂广坤同学被大学录取,姬棣、刘月琴、孙国南3位同学被复旦大学录取,张龙、李庆贤2位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张倩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南京一中和十三中
文科:魏雪(皋兰一中);高考成绩:670额。。十三中的怎么可能会比一种好??十三中都是靠补课抓出来的。。现在不准补课。他们的总体成绩也下降了,所以还是一中比较好。学习氛围好。是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3、讲评高考模拟试卷,一定要注意讲清思路,教给学生方法。特别是教给他们解读现代文的方法。我是一中的 一中没有十三中抓的严 但学校学习氛围应该更好 毕竟进来的时候就比十三中分数高 要说高考那一中还是比十三中比例高很多的
咱一中现在不理13了,每年高考升学率都低我们接近30/100,还好意思吹的...一中老师很负责的...每个老师都视学生如自己孩子...毕业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而且师生关系很融洽
一中现在又3个理科强化班,蛮好的。而且今年一中高考成绩比十三中好多了。听说不是事实~~~~
2016江苏高考状元 江苏历届高考状元都有哪些
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除特殊情况外,保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强调“一人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办法。事先按照教学确立好论题,备课时一人主讲,大家讨论、补充。这样,大家经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备课时畅所欲言,形成教学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有了集体的智慧,大家再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施行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既能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又注意给与青年教师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备考中锻炼能力,试着挑大梁,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不至于一届高三跟下来亦步亦趋,学无所得。江苏省理科分,来自如东中学的李云飞,总分445分
-----------------
2017年江苏高考状元:
文科:李天宇(428分-满分480分)淮阴中学
理科:潘慰慈(443分-满分480分)姜堰中学
---------------------
2015江苏高考文理科状元
南通中学高三(11)班袁清晗同学以418分成为江苏文科状元。
江苏省理科状元姜堰中学高三(8)班的蒋婧煜
------------------
理科分被无锡天一中学吴呈杰
文科分花落海安中学吉淳
------------------
1977届,理科状元,潘毅.
童星
1977届,文科状元,童星,毕业于南京一中.就读哲学
1978届,理科状元,萧柏春毕业于南京一中.就读数学系
1982届,文科状元,吕平波,就读复旦大学系
1990届,文科状元,叶蕾,就读中文系,《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
1994届,文科状元,王劲松,毕业于海安高级中学,就读大学系,国情研究会某处处长
1995届,理科状元,黄昕,毕业于南通中学,就读协和医学院本硕连读
1995年届,文科状元,俞萌,毕业于南通中学,就读大学
1996届,文科状元,胡琦玮,毕业于南通中学,就读外国语大学外语,银行总行工作
1997年届,文科状元,陆熠欣,毕业于南通中学
1997届,理科状元,赵霖莹,毕业于常州高级中学
1998届,文科状元,沈小春,毕业于如东高级中学
1999届,文科状元,季晓莉,毕业于如东高级中学,就读于大学学院
2001届,文科状元,陈天一,毕业于南通中学,就读于大学法律系,后留学美国
2001届,理科状元,蔡学飞,毕业于常熟高级中学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
2003届,理科状元,洪浩,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就读于大学
2004届,2014江苏高考文理科状元理科状元,钱亮,毕业于姜堰中学
2005届,文科状元,阙建容,毕业于句容高级中学就读于大学元培实验班
2005届,文科状元,林叶,毕业于南师附中就读于大学元培,北大学博士实验班
2005届,理科状元,朱海一,毕业于苏州中学就读于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
2006届,理科状元,黄梦娜,毕业于天一中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
2007届,文科状元,叶枝,毕业于金陵中学
2007届,理科状元,汪天一,毕业于曲塘中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8届,文科状元,杨清嘉,毕业于常熟中学就读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09届,理科状元,吴敌毕业于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
2010届,文科状元,姜曾明,毕业于姜堰中学就读于清华大学
2010届,理科状元,毛仕卓,毕业于南通中学就读于科技大学
2011届,文科状元,孙曦,毕业于宜兴中学就读于复旦大学系
2011届,理科状元,刘诗雨,毕业于如东高级中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专业
2012届,文科状元,许琪,毕业于南师附中就读于大学
2012届,文科状元,顾心怡,毕业于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就读于大学
2012届,文科状元,高珏,毕业于溧阳中学就读于大学元培学院经济哲学系
2012届,理科状元,华天韵,毕业于锡山高级中学就读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3届,文科状元,龚恬,毕业于前黄中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班
2013届,理科状元,黄佳琰,毕业于常州中学读于大学法语专业
南京一中历史
南京市中学座落在金陵城南风光秀丽的秦淮河畔,校址原为清代江宁府箭道和西花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邑绅就府署旧舍创设崇文学堂,而后四易其名,1933年学校改称为南京市立中学,是南京市所公办中学,是江苏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高中。
学校一贯强调"教书育人",坚持"德育首位,五育并举"的方针。
多年来形成"好学、向上、活泼、团结"的校风,"严谨、求实、创新、育人"的教风和"勤奋、进取、踏实、求精20011984届,文科状元,王溯舸,毕业于省海安高级中学就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年"的学风。
制定了"求真为民"的校训,成为广生的行为准则。
新诞生后,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发扬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办成具有特色的重点中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九十多年来,南京一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0人,其中高级教师76人(含特级教师4人),高初中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0人。
校园面积40000余平方米。
我校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多年来在南京名列前茅,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毕业、升学考试成绩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市。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特别是近几年来,校园内更是蓊蓊郁郁,姹紫嫣红,一片兴旺景象。
在上级、各界、家长、校友的关心、爱护、支持下,目前,校园规划与建设正逐步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要用功,进一中;进一中,能成功”成为普遍的共识。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正大力推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实践"一主两翼,三线齐飞"的办学思想,全校师生意气风发,同心协力,继承传统,开拓前进,为把南京一中建成不负众望的"国内、先进"的中学而努力奋斗。
盱眙中学南京一中哪个好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造成的。”1、上线率高。2022年盱眙中学高考一本突破500大关,一本达线550人,本科达线1070人,达到50%,南京一中2022年高考本科率百分之43点七,盱眙中学高于南京一中。
2、把握学情,了解动态,作好考查与辅导工作。2、重点学校。南京一中是江苏省模范学校和全国文明校园,是南京市所公办中学。盱眙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拥有百年历史。
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
2016江苏高考状元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我们要做好回顾和梳理,写好工作总结哦。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1 学生升入高三年级,逐渐进入高考复习应考的阶段,我们教学重点落在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复习效率,力争07年高考取得实效。本组教师能团结一心,积极进取,拼搏在教学一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定期开展高三语文备课组活动。
本组教师工作非常投入,踏实认真,开学伊始,就全力投入到迎接南京市高三年级统一摸底考试的复习中,并在本次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本学期期中考试前后我们分别制定了阶段性,同时也及时进行总结反思。通过集体备课努力做到五统一:学,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检测,统一步骤。具体教学过程中,能严格遵循高三复习,超前进行集体备课,在钻研语文大纲与考纲,了解学情基础上共同研究专题复习的教学方案,积极开展推磨式听课,每个专题复习前集体备课,定主讲人,把握复习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并作好开课评课反馈工作,以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缺少相关的练习资料,我们组教师分工协作,自己编印。对学生平时作业能及时批改反馈,阶段性检测讲究质量。
开学至今,我们在九月,十月分别进行了两次语文学科问卷调查,并对本学科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解到各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目前的困惑,在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基础上共同商议对策,同时利用开学初南京市摸底统考,校内月考,期中统考及本学期每周的周周测,检查每个阶段学习的复习情况,以便更具实效地调整整个语文轮复习的进度。同时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纠错,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3、积极参加区市举行的各项教研活动。
尽管平时本组教师每个人的课务繁重,但只要有高三语文教研活动,我们都积极参加,主动与其他学校交流,不断吸取其他学校的高三复习经验(如高淳县中,南师附中分校,扬子中学,南京一中,中华中学等),以把握高考动态和信息,充实自己的教学工作。
进入高三以来,本年级在学生所学专业上做了一些调整,开办了播音主持培训班,以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让学生更有信心地冲刺20XX年高考。这样,播音主持培训辅导工作就落在我们语文教师身上。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我们每个人满工作量,已承担两个班的繁重教学任务,对于这额外交给我们的工作,我们组教师没有一个人推辞,大家发扬不怕苦精神,分工协作,在没有经验,没有教材,没有资料情况下,一切从头学起,将播音主持编导专业的辅导安排得井然有序,让学生学有所获,自身能力不断增强。
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年级学生在历次统考中语文学科取得良好成绩,在全区排名前列,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断得以提高。
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2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础阵地,高三语文备课组在教研组的指导下,每周三定期开展活动,并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准备,有成效。一个学期以来,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了活动。
一、不断学习,吸收新思想,开拓视野。
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是当今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需的。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立足教育。备课组的三位老师都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高三年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积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平时正常开展备课组活动,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听课、思考,努力做到跨学科听课,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二、充分进行研讨,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
由于我们的认识有限,平常的教研活动我们更多的是就事论事,以课评课,这样的活动对我们的提高帮助是有一些但不是很大,为了使高三语文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更进一步提高,我们尝试着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不断地超越自我。
1、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费时多,但收效甚微。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语文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读、讲,但到,许多学生却不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们语文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反思、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2、研讨有我校特色的语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高三的复习方法。我们组根据这届高三年段的学生特点,详细地制定了两轮复习,并认真落实。
本学期,组里的姜冰老师举行了公开课,进行了在有特色的语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语文组的老师们积极参加了讨论与研究,积极进行评课议课,对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改正,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
三、实践运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交流,使大家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勇于尝试,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姜冰老师上了一堂语文课《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这堂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林老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在这种不断地尝试中,在评课中,许多老师对多媒体教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堂课对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在高三年,但我们组的教师仍坚持去参加了在一中、季延、二中、养正等中学的.教学公开周,认真听课分析,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四、创新改革出成果。
1、加强了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我们备课组进行了改革,每人负责两个单元的备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教案的修改和教后小记上,有效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办法可以说比较全面、公正、客观地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努力方向。
1、我们组在学科方面的论文还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更多的文章发表。
2、要更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形成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年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3 有句古话:“敬业乐群。”这种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高三语文组的全体语文老师。高三语文备课组老师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高效课堂”教学思想,积极备考,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备课组在工作生活中已逐渐形成了“敬业乐群、协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一、学无止境,倾力提高个人素质。
要成为一个的语文教师,广泛的阅读是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教改脉搏的方法,而知识渊博更是老师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论是专业刊物或是文学艺术,我们备课成员都广泛阅读、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理念付诸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理论,使教学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在阅读的基础上,我们也勤于总结,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我们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因此,勤读、勤写、好学,使得我们备课组成员素质得到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合作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不做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在我们备课组早就达成共识。在合作问题上,我们形成体制:
2、强化训练包干制。学期伊始,备课组会议订好每个单元练习的出题者。定好时、人、量。每个成员届时都会认真完成。
3、高考复习主题制。考试复习以知识块状进行,每一块状为一主题,而每一主题也定好时、人、量。合作,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激烈的竞争使得每一个备课组成员都快马加鞭、丝毫不敢懈怠。 交流教学心得的谈论在我们备课组经常听得到。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只要哪个老师有了新招,备课组成员都会争做实验,回过头来,再来交流总结。
三、更新理念,全力打造 “高效课堂”。
我们进一步提升对“高效课堂”思想内涵的理解,规范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认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原则,更是一种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它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模式,更是一种理念。其理念的核心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问题前置,重视课前预习;思考,重视思维品质;自主合作,重视课堂展示;以学定教,重巩固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每周二进行固定备课,并广泛交流教学中的问题和分享教学经验和收获。有以下几种尝试:
(一)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向规范备课、高效备课、科学备课要教学质量。分享课件,每一板块规定组内一成员拿出自己认为上的最成功的课程设计连带课件在组内交流。
(二)确定高三语文组集体运作的作文序列,统一作文题目。按照每单元教学重点共四个作文题目。规定每次作文大体完成时间。
(三)每次月考和大考完进行考后总结和分析,一起研究共性问题。
(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习题案的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以及听课学习等方面,都在备课组活动中按级部要求认真落实并予以相互交流和督促。
另外,在工作之余,我们还经常一起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展现出了语文老师特有的活力。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诚心诚意地合作,才能创造出优良的成绩。同时,工作环境也会因合作更加和谐,从而我们的心理会更健康。“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备课组成员将会继续努力,力争发扬长处,注意改正不适,在新的学期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遵从教学规律,积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本期工作任务,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一、拟订高考一轮复习备考、明确工作任务。
学校在开学初就召开了高考备考会议,要求各科任教师写出工作,与此同时,年级组也明确了今年2009届,文科状元,潘怡婧,毕业于苏州中学就读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考目标,确定了相关人和具体职责。在学科教研组指导下,我们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并确定了工作日程推进表,人人做到心中有高考目标,事事落实在备考工作实处。
二、统一思想认识,培养工作心。
随着备考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教法在各个班级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运用。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备考教学经验交流,大家都在抓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为高考赢取高考胜利。为此,我们备课组在本学期调整思路,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教学质量对学校生存的重要性,使每个教师都有高度的感,都充分认识到新课改新教法是备考成功的必要保证。在多次会议上,相关主题的培训使每位教师都有了很多的启发。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工作心得到加强。全学期无一人早退迟到,尽职尽责于备考的每一个环节。
学校教务处、教研室紧抓教研教改工作。在两处室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认真依据学科教学特点,制定了本学期的备考。在本学期教学中,学校和备课组进行了常规教学听评课,公开课本组被听课的老师达4人,积极组织组内青年教师赛课,参加校际交流教研活动共3次,参加了乐山市高考语文教研会,组内平均听课量达20节。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在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中,杜绝了走形式而不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活动。
教务处和学科组每月月底要抓好全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在检查工作中,要检查教师的教案、测验、作业批改、作业分析、听课记录、晚自习、学生对教师上课情况评价等。在检查中,备课组做到了认真检查记录并总结反馈,申智勇等教师常规过硬,备课精要。同时对于集体备课时发言无准备、出卷不严密等问题及时提出了批评,整改意见。
备课组每周都定时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周周有专题、专人说课,听课教师对说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作了全面的研讨。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教改活动。
在本学期为了使全体教师全身心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在开学中拟定了各种各样的教研教改活动。如教师论文比赛、青年教师赛课、“三爱三节”学生作文大赛校中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等,其中我组陈劲松老师指导的高三八班学生蔡丽敏同学获得市局组织的“三爱”现场作文大赛高中组的一个一等奖。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师生们的教学热情,也丰富了我校教学活动。
五、发挥青年教师、老教师的带头作用。
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5 转眼间,高三上学期已经过去,回首一年的工作,感慨万千。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组的组员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收获了很多。先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共同进步。
我们高三语文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教师,所以,从开学初我们就定下工作方式:围绕在高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刘永红老师周围,充分发挥年轻教师、努力的优势,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高三语文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需要带领学生梳理高考的各个知识点。为了更充分的备课,我们几乎每天都是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每次开始一个专题的学习,大家都各展所长,寻找知识点理论知识、经典例题;备课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疑难点;课后不断交流,相互学习课堂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每个老师都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能力。
二、加强备课组研讨活动。
另外,在高三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完全按部就班,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是我们高三教学时的一个重要方针。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向学生倾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们决定,不能单纯地陷入到题山题海中去,而应该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我们组十位老师按照“四一一”的纲要,分组分专题精编了学案、练案、纠错卷和综合卷,并且不断进行分层次的课堂实践。在这些专题复习课的课堂实践以及课后反思、研讨中,我们一次次修正模式各环节的名称以及课堂使用时间,逐步形成了复习课三程式:
①研讨型,其程序为:诵读巩固——归纳要点——展示交流——巩固练习。(课本)
②探究型,其程序为:考点解读——典例探究——重点训练——反馈小结。(专项)
③情景型,其程序为:例文展示——师生研讨——亮点突破——升格训练。(作文)
三、提高课堂效率,规范学生答题。
响应学校“五三二”课堂模式的探讨,我们组认真践行学校提出的四阶段复习课教学模式。本学期主要进行阶段“设疑、解惑、反哺”的专题复习。
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那种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前上滥编复习资料的现象十分,网上资源源源不断,我们注意以精制滥,认真筛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针对每个单项训练,我们都能做到精讲多练。先以我们的复习资料“三年高考二年模拟”引路。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导向性,经得起推敲和考验,思路比较明确。学生通过做这类题可以初步感知高考,对高考的内容、规律等有初步的把握。这时,老师学生探求方法规律,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力求讲到位、练到位、讲深入、练深入,直到学生能够较准确明白的把握这一单项为止。我们先要求学生认真做、仔细推敲,,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我们实践应用了“当堂练”课堂模式,而对于讲评课,我们正在逐步验证“15+25循环课堂”的模式,即:每次专题试卷学生课堂25分钟左右完成,然后教师收起批改,下节课15分钟讲评。这样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批改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卷面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知道,帮助学生进行规范答题,以便于提高成绩。
2、强化可得分点。
这几年的考纲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64篇古诗文背诵内容。从这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在这个范围内。背诵了就能得到分。相对来说容易些。许多同学常因为背诵内容繁琐而且就6分,不愿意背,导致会的得不到分,不会的不得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早读时间、课前时间,提问、考试、批改、纠正,强制执行。
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语文知识题有利,因为命题材料多出自报刊,更重要的是对写作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学会了对现象的分析,同时又学到了巧妙的构思、活泼的语言,顿悟了作文之道。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显得尤为迫切。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是精选时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按照关注自然、关注、关注人生的系列,供学生阅读。
二是我们鼓励学生阅读报刊,不能做到人手一份就要求他们交叉,交换浏览,像《读者》《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意林》《作文素材》等报刊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学生广泛交流。
四、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说到不足,我觉得教研空气还有待浓厚,教研生态还很闭塞,教学涉及到课堂,教师,学生三方,任何一方被忽视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另外学生对语文仍旧存在轻视心态,在下阶段要改变这种状况。本学期经过四次月考凸显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卷面、答题时间的把握、答题步骤等方面仍旧存在问题,今后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强化。
下一步的打算与措施:
1、上课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启发学生主动去寻求,掌握原理。坚决反对满堂灌,填鸭式。
2、多布置作业,及时收交,及时批阅。多鼓励学生,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
南京实验学校南京一中分校2022年可以借读吗
1、精选习题,优化训练可以。
2007年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是经市批准,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南京一中承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其办学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成高质量、有特色、整体推进率高的全国民办学校。南京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老牌的省重点中学、首批省四星级学校、学校,以办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严格、教风朴实、学风扎实而闻名于省内外。南京民办实验学校(一中分校)是南京一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分校班子、中层均由南京一中派出,具有20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他们把提高质量,保证特色,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使进入分校的新生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一中教育。
学校现有教师170余人,其主干是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中级教师。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现有56个班级,2300多名学生。在首届和第二届中高考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初中部在2006年、2007年中考中,人均考分均超过省重点线40分,名列全市前茅;高中部在2006年、2007年高考中,本科达线率高达68%和76.9%,成绩斐然,受到家长、的好评。学校占地111亩,在学校的分校中离市中心最近。已有的建筑面积,以及教学设备、设施,可满足60个教学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