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琪琪今天给分享高考物理实验题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有哪些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琪琪今天给分享高考物理实验题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有哪些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有哪些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有哪些
1、高考物理实验考两块,一个力学设计实验和一个电学设计实验一、合理选取坐标轴4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卷选修部分分别是选修教材3-3 、3-4 、3-5 各15分, 任选一题作答,全答按题记分。
2、选修题难度不大,选择自己熟练的题目做,答题时间尽量控制在7-8分钟。
3、合理选取坐标轴就是要选择好横坐标、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确定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和标度,明确坐标原点处所对应的物理量的数值。
4、描绘伏安特征曲线和测电动势和内阻要考图像的处理一般说来,画图象时以横坐标代表自变量,纵坐标代表因变量,但如果选用这种坐标轴所作图线为曲线时,则应尽可能考虑“化曲为直”,因为直线比曲线能更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
5、如: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当研究拉力F一定,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若取横坐标表示小车质量M,纵坐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a,画出的a~M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很难看出a和M的定量关系,而改用横坐标表示1/M来作图,则不难得出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从而直观地提示出a与1/M成正比,即a与M成反比的关系。
6、作为坐标轴标度的选取,应尽可能使坐标纸上所取的最小分度与测量的准确程度相一致,使图线与横轴间的夹角控制在30°──60°角之间,图线切忌过于平坦或陡峭。
7、至于坐标原点代表的物理量的数值,可根据作图的需要来确定。
8、例如:在做“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出了如下一组数据:实验次数电流强度(A)电压(V)1.3520.7531.001.1251.50二、抓住“斜率”做文章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上出了这样一道实验题:在LC振荡电路中,如已知电容C,并测得电路的固有振荡周期T,即可求得电感L,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C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以C为根坐标,T2为纵坐标,要求根据国中数据作出T2与C的关系图线,并求L的值(原题数据略)。
9、这一实验题尽管多数考生没有实际作过,但从能力的考查角度来年地,它考查了学生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本领,考查学生对图线斜率意义的理解。
10、因此只有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收到以不变应万变之效。
11、便如:在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除用计算法比较mghn在与的大小关系外,也可指导学生在纸带上多测几个点,作V2──h图线来探索实验结果,这样不仅减少了偶然误的影响,提高了程度,而且可以通过直线斜率的计算来求得此处重力加速度的值,并将其与标准值相比较,分析系统误的产生根源。
12、再如: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用p~1/V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针对所画直线,让各组同学求出斜率进行比较。
13、讨论斜率值不相同的原因,进而从这一角度得出: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同,PV乘积值也不同的道理,从而深化、活化所学知识。
14、三、在“截距”上求变化作为实验图线的描绘,如果说斜率是联系各变量的中枢神经的话,那么图象与横纵轴的交点就是那“龙”的眼睛,截距就反映这些特定状态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大小。
15、以前面图1中的U—I图线所示情况为例,图线斜率的表示电源内电阻,而纵轴的截距就表示电源的电动势。
16、研究考题表明: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图线──a~F关系图线,曾两次在高考试卷上出现过,试题就实验时由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和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而导致的a~F图线的变化来考查学生,其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对截距的理解及其灵活应变能力。
17、可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