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今日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
大家好,今日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库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库
1、问题一:常用的智力测验有哪些?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智力测验(Ince Test)是有关人的普通心智功能的各种测验的总称,又称普通能力测验。
2、编制这类测验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评定人的智力水平。
3、早期编制的智力测验多采取个人测验的形式,这是单独评估心智功能的方法。
4、目前上常用的个人智力测验主要有两种: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5、现在常用测验包括: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智力测验、甲种团体智力测验和乙种团体智力测验。
6、问题二:智力测验的常用测验 Binet-Simon Tests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制定出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包括30个项目),1908年进行了次修订,1922年传入我国,1982年由吴天敏先生修订,共51题,主要适合测量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 Wechsler I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D.韦克斯勒制定。
7、为了更真实的反应出一个人的智力情况,韦克斯勒编制了若干套智力量表。
8、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ce Scale ,WAIS,1955),适用于16岁以上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1949),适用于6到16岁儿童;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ce,WPPSI,1963),适用于4到6岁半。
9、计算公式:IQ=100 +15Z Z为标准分数 Stanford-Binet Ince Scale (V) 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Lewis Terman)于16年对“比奈一西孟智力量表”修订而成的,1937年和1960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又经过两次修订,成为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标准测验之一 。
10、智龄(mental age)即人的智力年龄。
11、推蒙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其公式为: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12、测验以个别方式进行,通常幼儿不超过30~40分钟,被试不多于90分钟。
13、测验程序是以稍低于被试实际年龄组开始,如果在这组内有任何一项目未通过则降到低一级的年龄组继续进行,直至某组全部项目都通过,这一年龄组就作为该被试智龄分数的“基础年龄”;然后再依次实施较大的各年龄组,直至某组的项目全部失败为止,此年龄组作为该被试的“上限年龄”。
14、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设计的非文字智力测验。
15、自问世以来,许多的学者对它进行了修订,现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有着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6、该测验旨在测试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尤其可以测量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思维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能力、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及适应生活的能力。
17、它的主要特点是适用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语言的限制,并且可以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如用于聋哑儿童、文盲。
18、测验既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直观简单,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9、瑞文测验的编制者曾于 1947年、1956年对瑞文推理测验做过小规模修订,1947年又编制出适合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同时还编制了适合高智商者的高级推理测验。
20、1985年,我国学者张厚粲等人对该测验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常模 。
21、 乙种团体智力测验是一种非文字测验,适用于文盲和不懂英语的人,测验时限50分钟,由7个分测验组成,即:迷津、数立方体、完成图序、译码、校对数字、图像指缺和几何组构测验。
22、该测验与甲种团体智力测验的相关系数为.80,与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的相关系数为.73。
23、问题三:常用心理测验有哪些 智力测验常用的有:韦氏智力测验(WAIS-RC)比内测验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生活量表(LES)一是自我调节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问题四: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智力测试是什么 筛查性智力测验(无法得知孩子准确智力数,只能够知道孩子有无智力异常)是我国儿童常用的测验方法。
24、智力测试的模式大多是对(学生角色扮演)一个个子矮、一个成绩不佳测试者发起提问或要求,根据被测试者的回答或作,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儿童的专注程度、反应、情绪等因素,得到孩子的测试结果。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