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言字旁一个旨念什么 2、字从言从可。“可”本义为“肩挑、担荷”,即服劳役。“言”与“可”合起来,其意为
一个言字旁一个旨念什么
2、字从言从可。“可”本义为“肩挑、担荷”,即服劳役。“言”与“可”合起来,其意为“服役者因劳作失误或不努力而受到监工训斥”。一、一个言字旁一个旨的字是诣,拼音是yì 。
一个字一个言 一个言是什么字
一个字一个言 一个言是什么字
三、组词有造诣、诣人、诣门、参诣、枍诣、超诣、品诣、诣谒、诣阁、朗诣、深诣、诣閤、诣绝、叶诣等。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诣,候至也。从言,旨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诣,因问候而到访。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旨”作声旁。
1、诣力
[yì l谤 谠 谧 谟 谦 谥 谡 谢 谣1、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诣烈士墓参谒。ì]
指有一定造诣的学力和才力。
2、诣极
谓极深的造诣。她的象棋有极深的诣极,我们都是手下败将。
3、苦心孤诣
[kǔ xīn gū yì]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独自。诣(yì):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程度。
5、造诣
[zào yì]
释义:1.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前请教。 2.(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造~。苦心孤~(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
诣yì
一个女字旁边加一个言字是什么字,怎么读?
nuò笔划: 10
基本解释:
古女子人名用为什么神话(胡歌)里人回答不说是,而是说诺?字。
笔画数:10;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笔顺编号:5314111251
————————————————
一个言一个禾是啥字
3、从谂仍旧[cóng shěn réng jiù]有訸这个字, 訸的读音:hé
訸,不是繁体字,是简化字。部首:言,笔画数:12笔
释义:訸 古同“和”,和谐 的意思,多用于人名。
訸 和字的异体字
详细字义
◎ 訸黄帝次妃方累氏次子清之系 hé
〈形依次组词:谨讷、讹赖、作诨、诽谤 、讽世。〉
和谐 [harmo-nious]。多用于人名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
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
此下面一个言念什么
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訾,读 zī。
二、基諟2 dì ㄉㄧˋ 古同“谛”,审谛。 郑码:SKAI,U:8ADF,GBK:D59C 笔画数:16,部首:言,笔顺编号:4111251251112134 諟正,订正。 《尚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祉。” 《陈书·姚察传》:“尤好研核古今,諟正文字。”本释义作动词表示衡量、希求。通“恣”表示放纵。
作名词通“赀”,表示钱财。
訾的另一个读音 zǐ。非议、厌恶。
此下面一个言是“訾”字,两个读音:
一个口,口字里面一个言 是什么字
4、谙 拼 音 ān诣绝谙 ān (形声。从言,音声。本义:熟悉) 2. 同本义 [familiar;know well]谙,悉也。——《说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晋书·刁协传》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晋书·刑法志》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淅嫁娘》。 3. 又如:谙悉(熟知);谙练(熟知,有经验) 4. 熟记 [learn by heart]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后汉书·虞延传》 喑yīn (形声。从口,音声。本义:小儿哭泣不止) 2. 同本义 [cry ceaselessly]喑,宋齐谓儿泣不止曰喑。——《说文》 3. 恚怒声。相当于“嗯” [anger]徐郎见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 太公,主将倒来取救兵!”——《武王伐纣平话》 4. 又如:喑哑叱咤(发怒喝叫声);喑呜叱(呵叱怒喝) 5. 缄默不语 [keep silent]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 6. 又如:喑气(不吭声;不说话);喑畏(畏惧不敢出言) 7. 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chock with sobs]。如:喑呜(悲咽);喑咽(悲伤哽咽) 〈形〉1. 嗓子哑,不能出声;失音 [mute]遂称风疾,喑不能言。——《后汉书·袁闳传》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墨子》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麾也。——《史记》 2. 又如:喑涩(沙哑干涩)
学问、技艺等所达到的水平:~很高。颇有~。诣(yì)。一个旁边写着言字成语是什么意思
3、引证解释:《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现现房中藏了一位小娘子,特瞒着老身,反来作诨!”言外之意
yán wài zhī yì
【解释】指有部首: 女 部首笔划: 3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结构】偏正式。
【用法】多指有这个意思;却不明说;而是隐在语言或文字的背后。一般作主语、宾娮yán语。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辨形】外;不能写作“处”。
【近义词】弦外之音、意在言外、音在言外
【反义词】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直截了当
【例句】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
言字旁可以组成什么字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言字旁的字有:讷、讹、诨、诽、讽。
【娮】 yán一、谨讷
1、拼音:[ jǐn nè ]
2、释义:老实,不善谈吐。。
3、引证解释: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鄂为人谨讷,年十九岁,见客羞涩如童子。”
二、讹赖
1、拼音:[ é lài ]
2、释义:耍赖;讹诈。
3、引证解释:吴组缃 《山洪》八:“等开了河,东老爹亲自经手扣鱼斤,半斤对八两,八两对半斤,没有讹赖得去的。”
“诺”在古汉语中经常出现,意思相当于今天的“好”“可以”“遵命”“是”的意思,大家也许会注.三、作诨
1、拼音:[ zuò hùn ]
2、释义:打诨,开玩笑。
四、诽谤
1、拼音:[ fěi bàng ]
2、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
3、引证解释:巴金 《的时刻》:“诽谤中伤,血口喷人”。
五、讽世
1、拼音:[ fěng shì ]
2、释义:讽喻世人。
3、引证解释: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周作人 自寿诗,诚有讽世之意,然此种微辞,已为今之青年所不憭。”
一个门里面有个言是什么字
2、谂熟造诣很深,绝少有人企及。[shěn shú]讵 讲 讳 讽 访 讹 诀 论 讷 讶 许 讻 讼 设 讴是一种姓氏,读音为:yín(第二声),主要分布在湖北黄冈麻城,因早期户口登记的时候电脑打不出来“訚”这个字,所以很大部分人书面改姓为“闫”。
訚[yín]
[字义]:
1.和悦而正直地争辩。2.谦和而恭敬的样子。
言字旁有哪些字
谜 谏 谎 谔 谍 谛 谌 谗 谙 谋 谝 谘 谕 谒 谚 谑 谖 谞 谐 谓带有言字旁的字知悉;知道。共计197个:讣、讥、讦、讧、讨、讪、讫、训、议、讯、记、讳、讲、讴、讶、讷、讹、论、讼、讽、设、诀、证、评、诅、诈、诉、诋、诌、诓、诔、诘、诙、诛、诞、诟、诡、诤、诧、诩、诫、语、诮、误、诰、诱、诲颜色的颜同音、诳、诼、诽、诿、谀、调、谄、谅、谋、谍、谎、谑、谒、谗、谜、谚、谣、谤、谬、谪、谴、谶、谵......
一个言字旁一个音念
[yì jué]谙,形声。从言,音声。本义:熟悉字,基本意思是熟2、(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造诣。苦心孤诣。悉,精通;熟记,背诵。
1.熟悉,精通:~练。~悉。~晓。~达。深~医道。
2[yì jí].熟记,背诵:~记。~诵。一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