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梳理女性生理知识点-2020医疗卫生中医知识 中医-事业单位-中医妇科学--女性生理(知识点梳理)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梳理女性生理知识点-2020医疗卫生中医知识
中医-事业单位-中医妇科学--女性生理(知识点梳理)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在中医事业单位考试中,中医妇科学第三章女性生理,所占分值在0~1分之间,约占中医妇科学2%,以A1型题为主,重点考查部分为月经的生理。另外女性各期生理、带下生理、妊娠生理、产褥生理、哺乳生理偶有涉及考题。同时,这一章节内容较多,知识点繁杂,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掌握和记忆, 天津卫生人才网 专家对中医妇科学第三章女性生理的知识点做了如下梳理。
一、女性各期生理特点
1青春期:是指从月经初潮至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
2.性成熟期:也称生育期,一般从18岁左右开始。
3.围绝经期:中医称“七七”之年,是指经断前后或绝经前后。
二、月经的生理
1.月经的生理现象
(1)月经初潮:次月经来潮。一般为13~15岁,平均14岁。
(2)月经周期:月经的开始为出血的天,两次月经之间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
(3)经期:是指月经持续时间,正常为3~7天,多数为3~5天。
(4)月经的量、色、质:一般经量约50~80ml,色暗红,不稀不稠,不凝固,且无血块、无特殊臭气。
(5)月经期表现:经行前胸乳略胀,小腹略坠,腰微酸,情绪易波动,一般经来自消。
(6)绝经:后一次行经后,停经1年以上。
(7)特殊的月经现象:
①并月:身体无病,月经2个月来潮一次。
②居经:又称季经,身体无病,月经3个月来潮一次。
③避年:身体无病,月经1年行经1次。
④暗经:终生不潮但却能受孕者。
⑤激经:又称盛胎或者垢胎,受孕初期仍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
2.月经产生的机理:月经是指由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在胞宫所致的生理现象。
(1)腑与月经:与肾、肝、脾(胃)、肺均有关系,但与肝脾肾为密切。
(2)经络与月经:与妇女月经有关的经络有冲、任、督、带。其中冲、任、督起于胞中,又称“一源而三岐”。
(3)天癸与月经:天癸来自于先天肾气。
3.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节
(1)月经分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
(2)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①天人相应说。
②肾阴阳转化说。
③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说。
④脑-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说。
三、带下生理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带下是指健康女性排出的一种阴液,无色透明或色白,其性黏而不稠,量适中,且无特殊臭气,津津常润,属正常生理现象。
2.带下产生的机理:是腑、津液、经络协调作用在胞宫的结果。
(1)腑与带下:生理性带下的产生-肾、脾、肺。
(2)津液与带下:带下源于津液。
(3)经络与带下:与任督带密切相关。
(4)胞宫与带下:带下由胞宫渗润,防御外邪入侵。
四、妊娠生理
1.妊娠的生理现象
(1)月经停闭:生育期的妇女,月经正常而突然停闭,考虑怀孕。
(2)脉滑:妊娠后出现脉滑。
(3)妊娠反应:孕后常出现早孕反应。且3个月内逐渐适应或消失。
(4)增大:早孕40多天,能扪及增大变软,且颈紫蓝色质软。非孕时的容量是5ml,至妊娠足月约为5000ml,增加1000倍。重量,非孕时约50g,至足月妊娠约为1000g,增加20倍。
(5)变化:早期开始增大、发胀。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变大变黑,周有散在褐色小结节状隆起。妊娠至4~5个月,挤压可分泌少量乳汁。
(6)下腹膨隆:妊娠3个月后,可于下腹部手测底高度。
2.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现代推算的公式为:从末次月经的第1天起,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若阴历加14)。
五、产褥生理
1.临产先兆
(1)释重感:妊娠末期胎头入盆后,孕妇感骤然释重,呼吸变轻松,可能感到行走不便或尿频。
(2)弄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若数月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即在产程正式发动前一段时间,出现间隔与持续时间不恒定的、强度不增加的“宫缩”。
附:
试胎:是指妊娠八九个月时,时或腹中痛,痛止仍然如常者。
垢胎:是指怀孕早期仍按周期有少量月经来潮,但无损于胎儿者,又称盛胎或激经。
滑胎:是指自然连续3次以上者。
2.正产现象
(1)见红:是指接近分娩发动或者分娩已发动之时,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黏液。
(2)离经脉:是指临产时能扪得产妇的中指本节有脉搏跳动。
(3)阵痛:是指从有规律的宫缩开始至产门开全的腹部阵发性的疼痛。
3.产褥期生理
产褥期是指分娩结束后,产妇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约6~8周。
生理特点:多虚多瘀。
六、哺乳生理:哺乳时间一般8个月为宜。3个月后婴儿可开始添加辅食。
生理学知识点:物质的吸收
生理学知识点:物质的吸收
物质的吸收是临床执业助理医生考试生理学的知识点。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关于物质的吸收的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是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和水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入血液或淋巴,一条是跨细胞途径,可以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的腔面膜进入细胞,再通过细胞基底侧膜进入血液或淋巴;二是细胞旁途径,通过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然后转入血液或淋巴。
一、水的吸收
水的吸收都是跟随溶质分子的吸收而被动吸收的,各种溶质,尤其是 NaCl 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吸收的主要动力。
二、无机盐的吸收
1. 钠的吸收
小肠粘膜上皮从肠腔内吸收钠离子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上皮细胞基底膜中的钠泵造成细胞内低钠,钠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入上皮细胞,并与其他物质同向转运进入细胞。
2. 铁的吸收
每日吸收铁 1 mg,约占每日膳食含铁量的. 1/10。
食物中绝大部分是三价铁,不容易被吸收,只有当它还原成亚铁离子的时候,容易被吸收,而 VitC 则是还原三价铁的重要维生素,VitC 能将三价铁还原称为亚铁离子,促进铁的吸收。
铁在酸性环境中容易被吸收,胃液中的盐酸能够促进铁的吸收,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可以伴发缺铁性贫血。
3. 钙的吸收
Ca2+ 在小肠的吸收有两种方式,跨上皮细胞和细胞旁途径两种方式,以细胞旁途径为主。
(1)跨上皮细胞转运
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是一种主动运输。分为三个步骤:
① 肠腔内 Ca2+ 经上皮细胞顶端膜的特异钙通道顺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
② Ca2+ 进入胞质后迅速与钙结合蛋白(CaBP)结合,以维持胞质中低水平的 Ca2+浓度,避免扰乱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其他功能;
③ 结合了 Ca2+ 的 CaBP 运动到基底膜侧,Ca2+ 分离,通过基底膜的钙泵和 Na+-Ca2+ 交换体被转运出细胞。
(2)细胞旁途径
通过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小肠各段都可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吸收 Ca2+。(主要方式)
(3)影响 Ca2+ 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的 Ca2+ 一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
影响 Ca2+ 的主要因素是 VitD 和机体对钙的需求量,需求量 ↑、高活性的 VitD、HCl、钙磷比例适当、脂肪食物、某些氨基酸 (色、赖、亮)促进 Ca2+ 吸收;草酸、植物酸、抑制 Ca2+ 吸收。
4. 糖的吸收
食物中的糖类一般必须转化为单糖以后才能被小肠上皮吸收。单糖吸收的速度半乳糖和葡萄糖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慢。单糖的吸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主要依靠钠泵的能量。
5. 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之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其吸收机制与单糖相似。
6. 脂肪的吸收
在小肠内,脂类的消化产物脂肪酸、一酰甘油、胆固醇等很快和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由于胆盐的双嗜特性,它能携带脂肪的消化产物通过覆盖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不流动水层到达上皮细胞表面。
在这里,脂肪的消化产物透过上皮细胞进入质膜。脂肪酸和一酰甘油被吸收之后,在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三酰甘油,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进入高尔基复合体被质膜结构包裹形成囊泡。以出胞的形式释放乳糜颗粒进入淋巴。
7. 维生素的吸收
大部分微生素在小肠上端被吸收,只有维生素 B12 是在回肠被吸收。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依赖于钠离子的同向转运体被吸收。维生素 B12 则需要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后,再到回肠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与脂类消化产物相同。
;
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有哪些?
运动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有如下:
1、人体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2、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它包括同化和异化过程。
4、兴奋性是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产生兴奋的特性。
5、应激性是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 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体育生理学知识点
运动生理学知识点汇集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
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和特性叫做应激性。可以引起反应的环境的变化叫。
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而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而广泛,作用持久。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或借助于血液循环被送到一定器官和组织,以引起特有的反应,并以此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对肌肉活动的适应等重要机能。
4.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5.肌肉的生理特性: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
6.引起兴奋的条件:A.的强度;B.强度的变化速率;C.作用时间。
7.时值:法国生理学家拉披克提出以两倍基强度的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短时间,作为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拉披克把这一特定时间成为时值。屈肌的时值比伸肌短。
8.“全和无”现象:用阈下单个肌纤维,不能引起收缩;若用阈就可以引起收缩,如果加大(用阈上)肌纤维的收缩幅度并不会增长,这种现象叫“全和无”现象。
9.跳跃式传导:在有髓鞘纤维中,它的兴奋和静息电位部位间的局部电流集中地通过邻近的朗氏结使之去极化,所以有髓鞘纤维中总是一个郎氏结兴奋,再下一个郎氏结,是跳跃式的传导。
10.兴奋—收缩藕连: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传递过程。神经肌肉传递: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Ca进入末梢内,导致突触小泡的破裂,释放出Ach,Ach经过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与终膜上的受体(R)结合,形成R-Ach复合体,R-Ach是终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PP)-(EPP)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作用于肌膜使它发放可传播的动作电位,肌膜动作电位通过-收缩耦联引起肌纤维收缩。
11.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过程:A.肌膜的电位变化触发肌肉收缩即兴奋收缩耦联。B.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滑动。C.引起肌收缩后的舒张。
12.单收缩的过程:潜伏期、缩短期、宽息期。
13.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14.肌纤维的分类:快肌纤维(白肌纤维)、慢肌纤维(红肌纤维)。
15.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百分比:短跑得快肌纤维占70%、长跑的慢肌纤维占70%、中长跑介于其中。
16.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A.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耐力项目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B.肌纤维内酶活性增强; C.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的变化。
17.血液的机能:血液的机能通过循环系统完成的。
A.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B.运输作用;C.调节作用;D.防御和保护作用。
18.渗透压:溶液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的力量,称为渗透吸引力。大小决定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量。
19.等渗溶液: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等渗溶液。
20.正常人血浆的PH 值7.35—7.45,平均7.4。
2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功能:A.运输气体O2、CO2 ;B.缓冲血液酸碱度。
22.血红蛋白的含量:男子12-15克%;女子11-14克%。
23.运动性贫血: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Hb红细胞数减少,出现暂时性贫血想象称运动性贫血。
原因:A.红细胞破坏增多;B.蛋白质补充不足;C.由于缺铁而引起贫血。
防止:调整能动量或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铁。
24.合胞体:肌细胞虽有界限,但兴奋波极易彼此之间传播,在活动时有如单一细胞,在生理学上称之为”合胞体”。
25.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收缩性。
26.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A.对细胞外液Ca的浓度有明显的依耐性;B.全或无的同步收缩;C.不发生强直收缩。
27.心率:每分钟心搏动的次数,正常安静时60-100次之间。
28.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P、R、S、T。
P波表示:左右心房除极化时所产生的电变化。
P-R(R-Q)期间: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分之间无电位。
T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变化。
Q-T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心电图仅反映的是心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仅反映心肌的兴奋,并不反映心肌的机械收缩过程。
运动生理学_大学MOOC(慕课)-30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有哪些?
生理学知识点如下:
1、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2、在神经纤维上给予有效,要产生一连串冲动,必须使两个之间的间隔大于不应期,如果之间的间隔恰好等于不应期,则只能传送一次冲动。
3、兴奋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其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4、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叶酸和维生素B12则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
5、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是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有如下:
一、单纯扩散。
1、概念:脂溶性高、分子量小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膜的低浓度一侧顺浓度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2、转运物质:O2、CO2、N2等气体,还有乙醇、尿素和水分子等。
3、特点:
①顺浓度,不耗能。
②无需膜蛋白帮助。
③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消失。
二、易化扩散。
概念:是指某些带电粒子或水溶性分子,在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转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
其转运物质的能力受膜两侧电位或化学物质的影响,故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转运物质:Na+、Cl-、Ca2+、K+等带电粒子。
总结: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属于被动转运。
三、主动转运。
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由离子泵和转运体膜蛋白介导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钠泵的本质。
钠泵就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Na+-K+依赖式ATP酶。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