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测试思路 app测试案例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手机app软件开发基本测试要点有哪些(app功能测试包括哪些方面) 一、接收版本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

手机app软件开发基本测试要点有哪些(app功能测试包括哪些方面)

一、接收版本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写的《App测试版本提交质量规范》,若符合则开始测试任务,若不符合规范,可拒绝测试。日常接收版本时需要注意测试版本规范,如不符合,请开发人员重新修改合适的版本号后再次提交测试。二、UI测试要确保手头的原型图月效果图为当前的新版本。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一切界面问题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三、功能测试确保手头的功能需求文档是新的版本。确保所有的功能软件功能都已经实现并且逻辑正常。一切功能问题以需求文档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

app测试思路 app测试案例app测试思路 app测试案例


app测试思路 app测试案例


app测试思路 app测试案例


在手机app软件开发过程当中,从初期到上线我们需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考虑,从测试到成功需要经历多个步骤,终才能让用户获得一个完美的体验!

APP开发测试主要有什么方式?测试步骤是什么?

一般理论上是分5个阶段:测试、测试设计、测试开发、测试执行、测试评估其他的按照测试种类不同,工具不同,方向不同,习惯不同,要求不同又细分很多很多步骤比如有些人就习惯按照测试设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划分而且还有所谓的二次测试、终测试以及性能方面的压力测试等等测试过程一般都比较有针对性,所以每个软件的测试过程可能都不一样,大公司可能5步或更多步,小工作节约人力就1步等等,看现实需求吧

如何做好app的测试工作?测试流程中都包含哪些方面?

软件测试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验证”和“确认”,具体内容如下。

一、验证:保证软件正确地实现了一些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即保证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

1、确定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前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2、程序正确性的形式证明,即采用形式理论证明程序符合设计规约规定的过程。

3、评审、审查、测试、检查、审计等各类活动,或对某些项处理、服务或文件等是否和规定的需求相一致进行判断和提出报告。

二、确认: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目的是想证实在一个给定的外部环境中软件的逻辑正确性,即保证软件做了用户所期望的事情。

1、静态确认,不在计算机上实际执行程序,通过人工或程序分析来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2、动态确认,通过执行程序做分析,测试程序的动态行为,以证实软件是否存在问题。

如何制作移动app测试方案及详细流程?

1.首先是测试 资源确认及准备x0dx0a(1)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 ,接口说明文档及设计文档应该齐全x0dx0a(2)测试设备及测试工具 的准备:IOS和Android的不同年版本的真机,以及测试相关工具的准备x0dx0a2.测试用例的设计及评审x0dx0a(1)根据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图等文档,设计客户端的一般功能测试用例x0dx0a(2)测试用例评审,修改与完善,评审过后着手进入正式测试阶段x0dx0a3. UI测试x0dx0a(1)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新版本,符合产品及用户需求x0dx0a(2)测试过程一切以效果图为准,若用户体验方面有建议,先以邮件的形式 与产品确认,确认通过后,可以正式的发出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x0dx0a4.功能测试x0dx0a(1)APP功能测试主要依据编写的功能 测试用例进行软件功能的遍历x0dx0a(2)涉及的测试主要包括基本功能测试,安装,卸载,运行测试 ,异常处理(包括网络 突然中断或者网速 过慢,机器内存不足等异常情况的处理 )x0dx0a5.中断测试x0dx0a(1)软件运行 过程中接电话,收短信,锁屏,闹铃,充电,收到通知提醒后在 使用软件,软件任可以 正常运行x0dx0a(2)运行软件时由前台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前台 仍能继续运行x0dx0a6.兼容性及适配器测试x0dx0a(1)硬件的适配 :不同手机 厂商,硬件 性能,不同屏幕大小的适配x0dx0a(2)OS版本的兼容x0dx0a(3)不同屏幕分辨率的适配:移动端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多种多样 ,如果 app没有做合适的处理可能会显示不好,甚至影响功能的作x0dx0a(4)兼容性测试必须放在 一定数量的真机上运行 ,由于真机类型较多,兼容性测试 的时候可以选取典型的几种运用较多的真机进行兼容性测试x0dx0a7.性能测试x0dx0a(1)客户端性能测试注重安装卸载时间,启动时间,页面加载时间,主要功能占用的床铺,内存,流量,耗电量 等,以及与同类产品相比较是否具有优势x0dx0a(2)至于端的性能,主要利用接口对进行加压,重点关注相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数,事务通过率等x0dx0a8.稳定性测试x0dx0a(1)安卓app的稳定性常常使用 monkey进行测试,通过随机流模拟个人作,对检查程序的内存溢出,空指针有很大的作用x0dx0a9.检测分析及测试报告输出x0dx0a以上各种形式的APP测试结束后,应该形成完整的分析及报告文档,输出给相关人员x0dx0aTestBird

如何高效开展app的性能测试

从网上查了一下,貌似也没什么特别的定义,我这边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个自己的定义,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客户端性能测试就是,从业务和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且有效的性能测试场景,制定各性能场景下的客户端性能指标(内存、CPU、卡顿数、帧率、电量、加载时长等),并制定规范化的执行流程,按照执行标准执行性能场景同时使用性能测试具收集性能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有性能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定位,配合开发进行修复验证发布,后输出完整的性能报告。

性能测试并不是说我们上来找个工具,随便跑个场景,拿到数据,输出个报告,就可以了。每一步都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体现出测试人员的专业性。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场景可能是一个作的不断重复,也可能是几个作的组合再重复,对于性能测试的场景来说,他一定有重复的作或者持续的作,目的是通过重复或者持续的作,把性能问题放大到一定程度,能够让我们发现问题。

举个栗子:以B站tab为例,想测试feed滑动情况下的性能表现,那性能场景可以设计成,feed滑动50次,每次滑动间隔2s。

可以定义的规范有哪些:

每一个点都可能影响的性能数据的准确性,必须要定义规范,每次都要按着规范去执行,而且这个规范是动态,随着我们不断的测试,会发现很多影响性能数据的问题,都必须定制规范,加以规避。同时好的规范能够未我们后面进行性能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性能数据收集可能是整个客户端性能测试中简单的部分了,有成熟的工具perfdog可以使用,方便简单,也可以使用商业化的perfdog serv实现自动化的性能数据收集,就是需要花钱。

在收集到性能数据之后,就要去分析数据,如何分析,下面我简单说一下,后面会出文章专门说如何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

在进行完性能数据分析以后,如果有问题,就需要去定位问题是那一块业务的问题或者是哪一个mr引起的问题,就需要回溯。

性能测试报告的目的是给出当前版本的性能表现情况,需要包含一些核心的模块

APP上线前测试6步走

APP上线前需要经过反复测试,从业务流程、交互跳转、文案、按钮、状态等都需要确认无误后才能发布。创业公司一般没有测试岗位,产品设计师要充当大半个测试人员。虽说是非专业测试,但作为了解产品的人,测试时还是占有优势。

一个完整的APP,至少需要投入1周测试。产品主要牵头,对应的技术负责做调整,其他小组同事配合。另外,测试是有节奏感的进行,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关注页面细节,而是从大到小、从功能流程到页面细节、从员工到用户这样一步步完成的。

产品上线后,基本也重要的是:这些功能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所以,在初测试时,可以跟业务方一起核对,撇开交互、页面样式不谈,是否有出现业务或框架上的错误,是否能实现需求。若有问题,则马上做调整,保证业务逻辑通顺。

比如:产品大框架是否有问题;每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有缺失或错误;用户核心场景是否有逻辑问题等。

注:什么是核心场景?在产品初期定位时,会确认用户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需求、我们能为用户提供哪些价值、解决哪些问题,及我们通过哪些功能来满足这些基本需求。

业务框架测试完成后,可以开始测试产品的核心场景了。 这个过程可以参照PRD文档,对着场景描述和功能列表一个个测试。测试每个功能时,是否流程能跑通,页面之间的逻辑是否有问题等。

比如:是一个阅读及写作平台,核心的场景之一就是写作。写作流程包括:写作入口-编辑文章-发布文章(保存私密文章)-投稿/分享(再次编辑)。在测试时,就要非常细致的体验这个流程能否跑通, 是否有按钮不能点击或点击无效,无法进入下一步等。

同时,详细在表格中记录每个问题,方便后续给技术调整。文章后面会提供报记录表格技巧。

第三步和第二步其实是融在一起,无法分开的。这里单独拎出来是为了突出每个阶段的重点。

测试交互时,每个页面的所有按钮都需要点击,看是否不可点击、是否有页面缺失、提醒和弹层是否准确、跳转逻辑和落地页是否有问题等。另外,页面的空状态、网络异常、消息提醒等特殊情况都需测试。

这一步相对来说,是整个测试过程中,所花时间长、bug多、需要反复测试的地方,因为细节太多,除了参照PRD文档,需要测试人员对业务相当熟悉,这样遇到了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并提出。

产品设计师作为熟悉的人,敏感度比一般人都要高,所以,更是需要花很多精力静下心来测试。

交互测试完成后,视觉相对要简单。这个阶段,就需要视觉设计师出马跟技术核对啦。

因为这个阶段只需要核对页面:样式、控件、文案、、字体、颜色等是否跟设计稿有出入。有了核对标准,只需测试时细心点,眼力好点儿,一般问题不大。

为了提高效率,视觉设计师可以用稿子跟测试版对照,将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再提交给技术进行优化。

视觉验收完后,产品的完整度一般能达到80%,这时候可以发动公司其他小伙伴测试啦。

测试前,可以跟大家强调,1.这个版本核心的用户场景有哪些,在测试时,大家可以重点关注;2.测试出来的问题如何记录、反馈;3.测试周期多长,注意事项有哪些等。

另外,很多人手机系统、型号不一样,利用这个阶段,能发现手机兼容是否有问题,可以多关注下。测试完,收集反馈。

内部员工测试后,可以发包给一部分核心用户测试啦。

怎么选择这些测试用户?1.选择是跟小伙伴很熟悉关系好的用户,他们会更配合,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反馈;2.新用户、中间用户、老用户都需要有,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拉一部分非(潜在)用户。这样大家的反馈才更有代表性。

反馈的问题由人统一收集并给产品和技术同步,进行调整。

上线后一般会有一段时间阵痛期,比如:bug比平常更多,老用户不习惯新功能,很多吐槽声音等。这时候产品和运营的同学需要及时跟用户沟通,收集大家的反馈(愿意吐槽的用户真心是有爱的)

然后,各种改bug,继续优化。

总之,测试是件很细致的事情,之前还不知道为什么公司需要那么多测试,好像明明没有那么多bug,其实,是测试工程师在后方过滤掉了95%的bug,终才到用户手中的。

——向不断写bug、改bug的同学致敬~~——

后,总结几个小技巧:

1、测试时,准备2-3手机,涉及到用户间的互动、消息提醒的地方尤其需注意反复测试;

2、记录bug时,有统一模板:问题所属板块、作路径、问题详细描述、手机型号、解决方案、提交人、备注等;

3、每天统计的bug反馈给技术后,定期(后隔天)问技术要反馈,将修复好后重新发包,并验收bug是否已解决;

4、当然,bug修复好后,很有可能引发其他bug,所以,依旧需要反复测试整个产品;

5、反复测试反复测试反复测试!!!尤其是核心流程,这时一定要发挥处女座的优势。

祝好运。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